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现状及趋向

2023-05-02 17:3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现状及趋向》,欢迎阅读!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研究,趋向,批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现状及趋

作者:余中海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4

要: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伴随着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兴起,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审慎剖析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形成及特征,对比分析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同时,更多的眼光聚焦于解析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的社会批判理论 关键词:社会批判理论;趋向;现实国情

作者简介:余中海(1986-),男,四川宜宾人,兰州大学政治行政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解析和研究逐步深入。1980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徐崇温先生专门论述法兰克福学派的小册子《法兰克福学派述评》,紧接着在198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江天骥先生主编的介绍法兰克福学派社会理论的论著《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此后,国内学术界只要是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述,必然涉及法兰克福学派。[1] 一、关于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

江天骥先生认为,霍克海默在1937年发表的《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以及同年由霍克海默和马尔库塞合写的论文《哲学和批判的理论》都清楚地说明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以马克思的著作为基础对现代社会继续进行的分析。针对霍克海默关于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区别的阐述,江天骥先生认为霍克海默的观点的危害在于它把抽象概念变成了具有实体的意识形态的范畴。[2]

吴友军认为,20世纪30年代初,霍克海默在创建社会批判理论之初,以对科学宗教艺术和大众文化等的具体反思和批判,比较全面地展现了社会批判理论理论内容和理论旨,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对这些社会现象的经典表述,集中体现了霍克海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的理论奠基特点。[3] 二、关于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陈学明认为,马尔库塞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现象的揭露和批判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我们有着一定的启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绝非极乐世界;物质方面的富裕未必就能给人带来幸福。然而,尽管马尔库塞的论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总的来说,他的理论是错误的。[4]

傅永军认为,马尔库塞的发达工业社会批判理论的确揭示出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多新的变化,而他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的一连串的抨击与批判也入木三分,新异深刻,这对我们更为准确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确立正确的信仰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马尔库塞的理论有令人遗憾之处。他并没有从他的批判中找到解放的道路,他对人的奴役状态的理解完全是技术性的,因而否定任何从社会关系方面展开的解放事业。[5] 三、关于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

陈振明认为,哈贝马斯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传统,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同时,哈贝马斯在批判地继承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理论的基础上,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颇为独到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和某些发人深省的问题。然而,哈贝马斯在重建唯物主义的尝试并没有取得成功,他提出的批判社会学的宏大理论框架是难以让人接受的。[6]

郑召利认为,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实际上是把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带有悲观色彩的对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变为语言的、符号的互动过程的理想化、可操作化的分析。通过理想的语言使用规范来建立理想的言语情境以恢复人的平等、自由交往。这样,在理想的交往共同体中,实现了人的自我解放。[7]

四、国内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生长点 (一)重视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演变的研究

70年代以来,作为一个整体的法兰克福学派已不存在,社会批判理论走向衰落,但其基本观点仍具有一定影响。[8]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学术界还是将关注点放在了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本身的研究,还未能真正注意到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已经逐步呈现出来的理论演变,尤其是作为第二代代表人物的哈贝马斯的理论转向,使得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已经具有了新的特征,而如何有效地加以把握和驾驭,如何准确地抓住其流变轨迹,成为了摆在国内学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重视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批判理论关系的深层次研究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与正统的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一种关系,甚至置疑:两者之间有关系吗?这都需要予以深入地剖析探讨。而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在国内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背景下,加大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与马克思批判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力度,有益剖析两者之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是否存在着关系,深层次解读两者之间可能存有的关系,从而在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进行认真辨别的基础上,加大对其进行马克思批判理论视域下的深层次研究

综上分析可知,国内学术界在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目前在针对法兰克福学派及其社会批判理论研究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因此,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加大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研究已经成为了国内学术界面临的紧迫课题。 参考文献:

[1]赵涛.近年来国内法兰克福学派研究述评[J].甘肃社会科学20056):44-46. [2]江天骥.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5. [3]吴友军.社会历史反思性的批判活动——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的主旨与奠基特点[J].习与探索.20083):35-37.

[4]陈学明.马尔库塞对现代西方社会物质丰富、精神痛苦现象的批判[J].社会科学战线,19874):85-91.

[5]Marcuse. Studies in Critical Philosophy[M]. BostonBeacon Press.1973219.

[6]陈振明.历史唯物主义还是资产阶级社会——评哈贝马斯的批判社会”[J].学术论坛,19915):34-39.

[7]郑召利.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转向:从意识形态批判到语言的批判[J].马克思主义哲学究,20055):230-236.

[8]王凤才.社会批判理论历史演变[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19993):8-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U8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