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提高辅导员素质,创新班级管理》,欢迎阅读!

提高辅导员素质,创新班级管理
摘要:班集体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文化、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阵地,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本文主要讲了高校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针对当前高校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改善对策。 关键词:辅导员 班级管理 对策建议
高校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学生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及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是实现学生个性化、社会化的重要平台。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应该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多层次、多角度的思想教育,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和班级的情绪走势,明确思想教育这一核心原动力,以此为抓手,加强班级管理,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粗略总结了几点关键方法。
一、树立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深化班级建设核心力
辅导员应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和结构,为学生成长创造各种可能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和潜能。其次,要坚持个性培养的理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应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合理引导和培养,让有特长和兴趣的学生找到自己发挥特长的平台。
此外,辅导员要善于发现班级成员的个性优势,帮助学生展示自我、增长能力。而对于缺乏兴趣、没有特长的学生,辅导员要正确引导他们积极培养兴趣,不断塑造个体优势,从而使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另外,教师还要树立学生的自我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功能,实现学生自律、自治的班级管理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二、加强班干部队伍的选拔和培养
高校学生干部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也是班级的建设者和维护者。选拔学生干部要注重学生的品质、能力、主观愿望和群众基础,同时,辅导员也要结合学生干部的个人特点和能力适当做出调整,防止过分民主。要重视低年级学生干部的选拔,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干部的选拔,因为这一时期学生干部素质及其工作效果,将长期影响学生对班级的认同和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班委建立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系统培训、素质拓展等方式对学生干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在以班干部为核心的综合能力强的团队带领下,班级会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促进班级的建设和管理。
三、构建班级文化,营造良好风气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大学班级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每个班级成员的积极、主动地承担建设班级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在思想、心理、行为方面都存在着局限性,辅导员应该做好“导”的工作,掌握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风气等。对存在心理障碍、思想包袱的同学进行及时的疏导,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班级活动中去。同时通过宣传栏、班报、班级群等建设,扩大正面舆论的影响力,使正气得到弘扬,错误得到及时纠正,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另外,发挥好班会的作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班会的讨论中,在班会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使弘扬正气,抑制不良风气的班级氛围逐步形成。
四、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成员的凝聚力
班会是辅导员向全班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澄清模糊、错误思想观念,转变不良行为习惯,引领集体主导舆论的重要平台,作用不可小觑。一个班集体舆论的导向、班风的营造关键取决于班会中辅导员的教育引导、同学们的交流讨论。当然,给同学们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由他们自己设计、主持的主题班会。班会质量的高低、影响力的大小关键取决于主题是否鲜明、准备是否充分、内容是否充实、形式是否新颖。为确保班会的教育引导价值,辅导员要十分重视班会的针对性、时效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军训结束后,要及时利用班会给他们提出近期的学习、生活目标,同时组织一些文明礼仪、传统文化、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专题学习。到了第二学期,开始由班干部商议组织班会,同学们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对班级日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拓宽知识面
辅导员不能只掌握某一学科或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应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需要的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一般认为,专业化的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体系至少应包括:本体学科知识、基础学科知识、应用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背景学科知识。本体学科知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它是辅导员专业的主体学科知识。基础学科知识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完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基本条件。应用学科知识是指辅导员工作实践中常用的操作性学科知识,主要包括演讲、写作、社会调查等相关知识。相关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德育学、教育心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的知识,这是辅导员开展工作时经常会涉及到的。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要求专业化的辅导员具备相关背景学科知识,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班级管理是大学教育管理的主要阵地,也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辅导员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不断发现班级管理中的新问题,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新办法,为顺利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而奋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辅导员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必然会遇到各种新的难题。因此,对班级管理的探索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辅导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崔舒鹏 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干部培养艺术[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
[2]周育山 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班级建设发展的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 [3]钱程 高校班集体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地质教育,2006,(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F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