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古代书法名人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古代书法名人的励志故事 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古代书法名人的励志故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书法更是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 的瑰宝。几千年来,在书法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群星璀璨, 名家辈出,无数优秀书法作品把我国历史天空装点得绚烂辉 煌!
80 后励志网整理了几个关于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励志小 故事
书法家勤学苦练故事一、 【钟繇八十勤练字】 钟 繇( 151-
230 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 一作许昌人。
三国曹魏时大臣, 杰出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点 画之间,多有异趣”(唐张怀《书断》 ),开创了由隶入楷的新 体,对我国书法的发展贡献很大,当时的名将曹操也曾向他 讨教过书法。 钟繇从小聪明好学,十一、二岁时,曾不 辞辛劳跟着书法前辈刘德升(字君嗣)到山东南部的抱犊山 临摹秦汉摩崖石刻。他白天与人闲谈时,也常用物画地练字 长达数丈;晚上睡在床上,还是不停地用指在被子上比划, 三年后终于书法大进。三国鼎立后,钟繇与韦诞、曹喜、邯 郸淳等书法家共事曹操。 有一次,钟繇在韦诞家中看到
卷蔡邕的书法理论著作《九势八字诀》 ,非常爱慕,要求 韦诞
借给他拿到家中看看。但韦诞出于对《九势八字诀》的 珍宝,只同意他在家翻阅,不肯让他携宝出门。后来韦诞死 了,知情者暗地掘开他的坟墓,得到了这卷墨宝《九势八字 诀》。钟繇便用重金将它买下,终日拿在手中,连大小便时 也披览。有几次他去厕所, 因揣摩间架入迷, 半天没有出来, 急得有人到处寻找。钟
繇一生活了七十九岁,他临终前曾捧 着《九势八字诀》谆谆嘱咐儿子钟会(字士季)说:“吾精思 三十余载。行车未尝忘此,常读他书未能终,惟学其字,每 见万类,悉书象之。若止息一处,则画其地,周广数步;若 在寝息,则画其被,皆为之穿。”(唐蔡希综《法书论》 )这 段话,可说是他一生学书经验的总结。 书法家勤学苦练 故事二、【张芝练字不择纸笔】 张芝临池水尽黑张芝 (? — 约 192) ,字伯英,号有道,东汉敦煌洒泉(今甘肃省)人。 他是一位在书学上具有高深造诣和杰出贡献的名书家;同时 也以品德高尚、为人正直而知名当世。张自幼通经史,勤学 书法,东汉政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出仕。 张芝 练字不择纸笔,他有时拿着抹布蘸水在石上写,有时执筷子 在桌上划,甚至家里准备缝制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颜 色书写后再染了使用。但是他对书写的姿势却十分讲究,常 常是对着铜镜挥毫,这样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过镜面上 暗淡的反光看得一清二楚。 为了便于练字,张芝在自己
的家门前掘了一个方圆数丈的洗砚池。一天的功课做完了, 他就上池塘边将砚台和毛笔上的余墨洗涤干净,以延长它们 的使用寿命。他洗呀,洗呀,日子一久,整个池塘里的清水 也被染黑了。后来,人们把练字称做“临池”,就是从张芝的 这个学书故事中演变而来的。张芝擅长隶、行草和飞白书, 学崔子玉和杜操之法,晚年脱去旧习,省改章草的点画波磔, 字字区分,创为气脉通畅、隔行不断的“一笔书”,
“今草”
被三国韦诞称之为“草圣”。东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首推钟 (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而王氏父子(羲 之和献之)的草书,亦颇受其影响。张芝的弟弟张文舒,书 名仅次于兄,有“亚圣”之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