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存货管理的任务》,欢迎阅读!
存货管理的任务
(一)存货费用的种类
虽然存货具有以上一系列功能,但存货也会导致一系列费用的发生,因此,应在充 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基础上, 尽可能降低存货费用的支出。 存货费用包括以下一些基本类 型:
1 .订货费用。订货费用包括与订货有关的管理、物料、通信等费用。订货费用与 订货批量成反比,即订货批量越大,单位订货费用越低;订货批量越小,单位订货费用 越[Wj。
2. 价格折扣损失。在订货批量较小的情况下,企业不能获得价格折扣,或者所获 得的价格折扣很低,形成价格折扣损失。
3. 资金占用费用。在企业存货所需资金来源于贷款的情况下,资金占用费用表现 为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如果企业存货所需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 成本,即至少应该以银行存款利息作为资金占用费用。
4. 仓储保管费用。在仓库为自有仓库的情况下,仓储保管费用包括仓库及相关设 备的折旧费、仓库保管人员工资、仓库保管的物料消耗以及水电、取暖等费用。在租赁 仓库的情况下,无需核算仓库及相关设备的折旧费,而需考虑租金。
5. 货物损耗。货物损耗是指物质资料在仓储的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保管不善等 原因而对其使用价值构成的危害。
6. 变价损失。上面所说的货物损耗属于实实在在的物质损耗,而变价损失是一种 精神损耗,即虽然货物的使用价值仍然存在,
但由于性能价格比更为优越的替代品的出
则需要考察资金的机会
现,使得货物的价值大为下降。因此,企业在进行订货决策时,务必要考察变价损失的 影响。尤其是在IT产业中,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零部件、整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 如果进行大量的存货,变价损失的风险非常大。戴尔公司的崛起就在于它很好地规避了 变价损失。
案例3-2 :戴尔:大规模定制的神话
美国戴尔公司1990年股票正式上市,不到10年,其股票增值近300倍,而迈克尔•戴 尔(Michael Dell )本人也成为全球《财富》 500强中最年轻的总裁。是什么成就了戴 尔公司令所有同行都瞠目结舌的火箭般的成长速度呢?
在戴尔公司CEO®克尔•戴尔亲自撰写的《戴尔战略》一书中,他将戴尔的成功归 功于直接模式(The Direct Model )。戴尔公司直接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真正按照顾 客的要求来设计、制造产品,并将产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送到顾客手上。戴尔公司每 年生产数百万台个人计算机, 每台都是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组装的。戴尔公司的立足之 本是以低于竞争者的成本
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服务。
与硅谷那些迅速发家的技术新贵不同的是,戴尔公司并不以技术见长。从
1984年
迈克尔•戴尔创立戴尔计算机公司开始,戴尔公司就一直采用直接模式,这种模式如今 已经成了美国计算机业的一个典范。
戴尔利用一切先进的通讯方法和自己的顾客保持联系。
互联网是戴尔公司用来直接
面对顾客、接受订单的好工具, 顾客可以通过网络直接选定自己需要的电脑类型和电脑 零件,还可以指定送货方式及付款方式。通过互联网,戴尔公司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把握 市场需求,从研发、生产到销售都严格按照顾客的喜好行事,
努力做到和顾客需求同步。
等着顾客来
许多公司的生产过程都先于销售过程, 在接到订单前早已经生产好了产品,
购买,这样很容易造成产品的库存积压。而戴尔严格按照订单生产的方式则是先了解顾 客的需求,然后再进行生产。
在美国,当顾客下达订单后,戴尔在
36个小时之内就能将计算机装配好,在 5天
3家大生产厂一一奥斯汀、
之内将订货送达顾客手中。订单源源不断地转到戴尔公司的
槟榔屿和爱尔兰的利莫瑞克。 在这些工厂内是见不到库存的。所有的零配件均要求供应 商在1小时之内送到。芯片、集成线路和驱动器装上卡车,直接开到距离组装线仅 英尺的卸车台。
这样,不仅使顾客得到最大的满意度,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零配件和产品的库存积压。 戴尔公司的平均存货期只有 6天,而中国最优秀的计算机生产企业联想集团的存货期也 要30天。在电脑技术日新月异、电脑价格下降迅速的时代,库存管理几乎成了电脑制 造企业的财务生命线。 直接模式使戴尔公司减少了存货积压的市场价格风险,确保了公 司良好的财务状况。1996年上半年,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由于供过于求,价格 猛降将近一半,许多计算机制造企业都因为大量的零配件存货而蒙受巨大损失,但戴尔 公司却不仅幸免于难,而且还为其盈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戴尔有时也可能面对原料不足的情况,这时公司会立即和供应商取得联系,确认对 方是否可能增加下一次发货的数量,如果问题涉及硬盘之类的通用部分,公司会与后备 供应商商量。如果穷尽所有供应渠道仍然无法解决问题,
戴尔公司采购部门会与销售部
50
门磋商,通过他们请求顾客将需求转向其他方面。所有这一系列过程,会在短短的几个 小时之内完成。
7. 缺货损失。缺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需要时由于原材料、零部件的缺乏或在顾 客订货时由于产成品的缺乏而造成的损失。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i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