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适合儿童的科普知识》,欢迎阅读!
![科普知识,适合,儿童](/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4.jpg)
适合儿童的科普知识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3、地方时的排序每往东1°,时刻减小4分钟。 4、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区时的排序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减小1个小时。 6、北京时间以东八区(°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7、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8、国际日期变更线°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9、地球进动的地理意义:昼夜更迭、相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北右南左)。 10、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11、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照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2、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13、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照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4、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15、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 2、地球侧视图的量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 4、昼夜长短的排序: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德博瓦桑县1小时。
5、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 6、昼夜长短的推论:夏半年,越北白昼越短,冬半年,越南白昼越短。 7、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8、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久、太阳的季节就是夏季。
9、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10、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11、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2、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14、大气圈对地球的关键意义维护生物存活,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保持生命活动。 15、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1、干洁空气的共同组成: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2、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3、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毁坏臭氧层。 4、大气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5、对流层的主要特征:上冷下热,对流明显,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紧密。
6、平流层的主要特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 8、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 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10、电磁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电磁辐射中部分的波长愈长;反之越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h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