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论文

2022-10-28 21:5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论文》,欢迎阅读!
教育论文,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论文

一、教育理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材与课程中存在问题。 我国现在使用的教育理学教材主要注重两方 面的内容,其一,强调实际服务,其二,偏重研究基础。我国过去的教育理学 课程大部分以面对教育实际为出发点, 认为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规律和现象都 教育理学研究对象, 所以教育理学的教材通常是从基础知识 技能培养、 思品教育审美水平、个别差异等方面进行组织,这样,实际上教育理学就失 去了其学科本身的学术价值和学科价值。 随着西方心理学研究深入并且传入我 国学术界,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为充分体现其学科的心理学特性并突出本学科 科学特性, 走向了学术的另一个极端, 即重视在实验室里的研究 相对忽视教学 实践中的实际需要, 使得我国的教育理学研究与西方的 教育理学” 越来越 接近。

教学方式与评价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进行讲演是我国在教育理学教学 中长期采用的方式。 教育理学教学内容中往往要涉及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学习与探索、 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等主题,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中, 又常常是 教师拼命说, 学生拼命记的教学模式, 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理学的绝大部分 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只是纸上谈兵,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核心知识, 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具有极大 的阻碍作用。 外,教育理学学习评价一直采用笔试考试的形式进行, 而考 试的内容基本上也是对基本概念和内容的考查。 在此种教学方式下, 考试前临时 突击,考后全部忘掉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与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 力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充分发挥创新、 创造能力还有很大的差距。 此,此种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没有提升作用, 对高 院校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极大的阻碍。

二、教育理学进行教学改革的途径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教育理学是以学生学习特点、 规律和条件为主 研究对象的科学 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般学习心理、 分类 学习心理、学习理论教学 教学心理与教师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发展与教育要是阐述维果斯基、皮亚杰、柯尔伯斯等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 ; “一般学习 心理”涉及到学习的动机、学习的迁移、学生的生理机制等问题 ; “分类学习 理”会涉及到建构知识体系、学习的策略、解决问题的方式、思想品德等方面的 学习过程和促进以上方面的条件 ; 学习理论教学”部分主要是关注基础理论 知识,压缩旧理论部分,突出新的理论和观点 ; 教学心理与教师”主要涉及 教学设计 个别差异、 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育 学习教学心理在整体 上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在结构上,课程互为一体。


重视实践操作。解决教育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是教育理学研究 终目的, 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教学质量的目标。 所以,教育理学的主题应该 是问题解决、 学习态度、知识学习、动机激发、态度与品德等内容。 例如,在“知 识学习”的过程中, 要能通过组织系列直观、 概括的活动能将简单的知识有效地 掌握,也要对知识如何整合、概念如何产生等重点问题重点关注,对高级知识、 高层次的学习过程和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放在一定的高度。 在“动机激发” 中,对如何运用已有的成功案例对动机进行合理有效的激发是要 特别重视的问题, 例如,根据成败归因论组织进行归因训练, 根据自我效能的相 理论进行自我形象的提升在“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中,要对品德结构有 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并且要对社会规范对个人品德内化的过程和相关的理论进行 相关的说明。 此外,以上各方面的内容都需要有教育实际案例的支撑, 编写相关 的思考题、 案例和讨论题目, 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形式的学习活动, 通过理论 和实际的结合, 使学生在教育理学学习中真正具备实践的基础, 理论的理 解有极大的帮助。

更新教学内容。现代教育理学研究主要方向为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在知识自主建构中的作用,在强调“教材”的同时,也 要成为“学材”。对于“学习心理”、“品德心理”和“心理发展与教育”三个方 面进行有效加强。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中心必须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研究学生心理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规律, 对以皮亚杰等为代表的心理发展理论和教 育的深层含义做充分的说明和阐释。 同时,需要全面了解学习的实质、 过程和条 件,从而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育心理方面,要对教学设计教学 式、教学评价给予充分的重视, 并且要介绍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之下的学习教学 过程。在个别差异的部分, 需要主要介绍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它在教育过程中的应 用,同时,学习方式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要有所涉及。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 入理解“学生”和“学习,从而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学习过程和教学规律的理解 和认识才能达到不一样的水平。

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的改革。 将课堂讲授与师生讨论相结合。 涉及 一些教育理学的基本问题时, 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 可以在教师讲授 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质疑和讨论, 促进学生的理解。 课堂的教授应该倾向于精讲, 对有关主题的内涵和逻辑的联系 要有重点地突出,从而保证教学的质量。

小组合作探讨与学习 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鼓励学 主动去探究知识并且运用知识,例如,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社会规范的内 等问题的探讨。 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讨知识, 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结果的理 解,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实际操作 过程中,个体要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独立的探讨, 进而对相关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和 判断,之后学生之间可自由结组进行讨论, 每人就相关主题的看法的观点进行交 流,对学生的思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Pl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