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褚遂良传》阅读附答案

2023-03-25 16:4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旧唐书·褚遂良传》阅读附答案 》,欢迎阅读!
遂良,答案,阅读,唐书·
《旧唐书·褚遂良传》阅读附答案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遂良博涉文史, 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令侍书。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辩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贞观十五年,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太宗尝问: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

十八年,拜黄门侍郎,参综朝政。……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其年,加银青光禄大夫。二十一年,以本官检校大理卿,寻丁父忧解。明年,起复旧职,俄拜中书令。

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顾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仍命遂良草诏。 高宗即位,赐爵河南县公。

永徽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及遂良以筹其事。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德。先帝不豫,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遂良致笏于殿陛,曰:还陛下此笏。乃解巾叩头流血。帝大怒,令引出。长孙无忌曰: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加刑。翌日,……帝乃立昭仪为皇后,左迁遂良潭州都督。显庆二年,转桂州都督。未几,又贬为爱州刺史。明年,卒官,年六十三。 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B. 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 C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 D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

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瘦长,起源于周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B侍书,古代官职名。是侍奉帝王﹑掌管文书的官员。宋明时为翰林院属官。

C便宜,既指有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办法或建议,也指因利乘便,见机行事。文中是第一个意思。

D中书令,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唐朝初年,唐太宗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分别为三省长官,并为宰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褚遂良精通书法。擅长隶书,欧阳询十分看重他;唐太宗认为虞世南死后,除了褚遂良没有人可以谈论书法。

B.褚遂良忠于职守。兼知起居事期间,在和太宗的一次对话中表示要忠于职责,即使君主有不好的言行也会如实记载。

C.褚遂良深得太宗信任。太宗病危时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内室托付后事,并告诉太子只要有这两个人在,国事就不用担心了。


D.褚遂良敢于劝谏。当唐高宗召集重臣商量要立昭仪武氏为皇后时,遂良据理力争,不同意废弃皇后王氏,但高宗没有听取他的劝谏,仍立武昭仪为皇后。此后遂良仕途不 顺,官职被一贬再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A7、参考译文:

褚遂良,是散骑常侍褚亮的儿子。遂良广博地涉猎文史,特别擅长隶书,他父亲的朋友欧阳询非常看重他。太宗曾经对侍中魏征说:虞世南死后,没有人可以谈论书法。魏征说:遂良下笔遒劲,很得王逸少书体的真髓。太宗当天就召令遂良为侍书。太宗曾经出王府重金购求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天下的人争着携带古代书法前往皇帝的殿廷献给太宗,当时没有谁能分辨这些墨迹的真伪,遂良详细论述它们的源流出处,没有一点错误。

贞观十五年,遂良迁任谏议大夫,兼任起居事,太宗曾经问他说:你担任起居,记录什么事,大概人君能够看到它吗?遂良回答说:现在的起居,就是古代的左右史,写人君的言行事迹,而 且记录善恶,作为鉴戒,也许可以令人主不做非法的事,没有听说帝王亲自看史的。太宗说:朕有不好的事。你也必定记下它吗?遂良说:遵守道德不如遵守自己的职责,臣的职责应当记载笔录,君王的举动必定记下来。

贞观十八年(644),拜遂良为黄门侍郎,参与总揽朝政。遂良前后谏奏及陈有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建议数十以上,多被太宗采纳。贞观二十一年(647),遂良以本官的身份检校大理卿,不久为父亲居丧期满。第二年,起用他恢复旧职,接着被拜为中书令。

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病危,召遂良及长孙无忌进入他的卧室,对他们说:你们忠直刚烈,朕都记在心里。从前汉武帝委托霍光,刘备委托诸葛亮,朕的后事一切都委托你们。太子仁义忠孝,是你们全都知道的,必须竭诚尽力辅佐太子,永远保住宗庙社稷。又回头对太子说:无忌、遂良在,国家的事,你不用担心了。于是命遂良草拟诏书。 高宗即位后,赐遂良河南县公的爵位。

永徽六年(655),高宗准备废黜王皇后,册立昭仪武氏则天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责力、及遂良一起策划这事。遂良说:皇后出自名家,先朝的时候所娶,服侍先帝,妇德没有过失。先帝没有犹豫,拉着陛下的手,对臣说过这话:我好儿好妇,现在准备托付给你。陛下亲耳听到先帝的善言,言犹在耳。皇后从此没有听说有过失,恐怕不能废黜。臣今天不敢曲从,上违先帝的遗命,只希望请陛下再三思考审察。愚臣触犯了圣上的尊严,罪该万死,只愿不辜负先朝的厚恩,哪里还顾性命。遂良把上朝时执的手板放到殿前的台阶上,说:还陛下这个手板。多次解下头巾叩头流血。高宗大怒,命令带遂良出殿。长孙无忌说:遂良受先朝遗诏为顾命大臣,即使有罪也不宜施加刑法。第二天,高宗才册立昭仪为皇后,降任遂良为潭州都督。显庆二年(657),转任桂州都督。没有多久,又被贬为爱州刺史,第二年,遂良死在任上,终年六十三岁。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LP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