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定位》,欢迎阅读!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定位
摘要:唯物史观理论的诞生,真正意义上的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门学科研究站在了科学的高度上,使我们能科学的、合理的来探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曾说过,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追寻人类的自由,解放全人类。当然,我们不能仅仅说从字面意思的角度来看这里的“自由”,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自由”的含义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所以,人类最终的目标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键词:唯物史观;理论地位;价值 一、唯物史观的理论地位
唯物史观的出现,正好可以帮助人类正确的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做到正确的改造社会,同时也就更好的改造世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说我们把唯物史观看做是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历史观来看的话,我们不能直接的把其定性为任何一种阶级性质社会的历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形态》中很好的区别了资产阶级的历史观。“过去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略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作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关系的附带因素。根据这种观点,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描述成某种史前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说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1]而唯物史观却不像上述描述的那样。 虽然在唯物史观之前的历史观,也在探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但却不能做到真正客观的去探析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错误的把类似德国哲学家杜林的真理观这样的理论当作了改造社会的基本规律。虽然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时候,认为“永恒真理”是存在的,但是对认识的发展却没有多大意义。这样一种典型的形而上学观点,放在今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就是反对或拒斥“形而上学”。直到唯物史观的诞生,才改变了这样一种错误的理论认识,唯物史观从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来诠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工具。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探求唯物史观的“真理性”正是我们今天所应该做的,正如著名学者吴黎平和艾思奇说的那样“唯物史观的结论,是根据历史事实的具体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革命历史斗争的确切分析、工人运动经验的深刻分析、人类思想发展的正确理解等出发的。”[2]
二、唯物史观的价值选择
谈及唯物史观的价值选择问题,其实也就是在谈论唯物史观的社会影响问题,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否能满足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的理论要求,同时也是否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践要求。如果我们深入的来进行分析的话,首先就的确立这一问题的产生,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和评判标准来研究的。就笔者来看,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追根究底还是在于人们对于唯物史观的认识、理解和对待它的态度有关。我觉得它的价值不在于是历史价值的一种延续和继承发展,而应该从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出发,同时从满足社会发展的实践要求出发。
首先,从内在的逻辑来看,唯物史观确立了世界观的科学性,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是其价值的内在依据,一个理论的价值,表现为是否能反映当时时代的精华,并且满足理论支撑背后的实践的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是任何一条理
论都是具有价值的,只有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社会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客观真理性的理论,才能说是有价值的理论,而唯物史观,正是如此。当今世界,无论是国际事务也好,还是国家的民族事务也罢,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还是经济因素。“社会的一切发展是为了人呢?还是为了物呢?”这一问题的反思早在100多年前唯物史观就已经告诉了我们,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出发,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看成了最合乎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在这个意义上,唯物史观的理论任然具有普世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所要表达的价值,是唯物史观站在世界观上所要表达的宏观的价值。虽然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理论价值也得有所根替,但理论价值也正是从这种根替中,传承了下来,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的基础上,做到近乎“完美”的程度。这无疑是价值的另一体现。
其次,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价值依然存在。而方法论的价值来源于其自身,毛泽东同志对方法的界定也是基于认识的基础之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是方法。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3]那么,我们不难看出,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价值就在于,它能使人们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来揭示社会历史的运动的基本线索。使人们能积极能动的去做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达到从根本意义上做到对自我的解放,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同时也是符合人们对于自我的追求的“自由”即,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同样也符合与人相结合的目的,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生活目的态度。
最后,在新时期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和条件下,对于唯物史观的价值选择,我们又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在习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中,结合当代哲学的使命精神,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的归纳和总结:坚持唯物史观的同时就是坚定的树立了问题导向,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思想地位,从而确立了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扩大了方法论的视野:坚持考虑唯物论,提出从实际出发,同时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的时代背景来看待我们所应面对的一系列的哲学价值体现问题。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坚持唯物史观的价值意义在于:践行了群众路线,密切的依靠群众联系群众,解决现实问题,把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从理论的深度渐进到实际的生活问题中来。也就是唯物史观的价值划分出的五种思维运用。1.战略思维,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角度来看待,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我们把握处理它的分寸。2.历史思维,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认识历史的发展方向和我们所要学习与继承的思想史。3.辩证思维,坚持辩证法,提高自身的辩证思维,同时提出了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是需要辩证思维的态度来看待。深刻的认识到社会的基本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解决矛盾,从而避免了面对矛盾时所产生的极端化和片面化。4.创造思维,破除了陈旧的思维,从而与时俱进的提高理论思维的发展与创新,打开了研究的新局面。5.体现思维,使人民群众能真正的认识并了解到历史发展时我们所需要面临的任务与问题,居安思危,从而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 [2]吴黎平,艾思奇.《唯物史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42-74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G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