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熊十力先生“体用不二”思想评述》,欢迎阅读!

熊十力先生“体用不二”思想评述
熊十力先生在他的《新维识论》中提到了“体用不二”的思想,体与用相互区别又相即不离。“体用不二” 内含“境不离心”的意蕴,是对中国儒家价值体系的一种回归,包含着熊十力先生对宇宙本体论以及人生论的深刻思考。
标签: 熊十力; 体用不二思想;意蕴;价值
熊十力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借用了西方哲学中的本体与现象论,对佛教的唯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熊先生在《新维识论》中提出了“体用不二”的思想,意在寻找宇宙之本源、人生之真谛,“体用不二”四字包含着他对宇宙本体论以及人生论的深刻思考,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使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回迷失的自我。
一、体用相互区别而又相即不离
1、体与用相互区别
“体”与“用”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是两个概念,是相互区别的,既然二者是不同的,那么何谓“体”? 何谓“用”?
(1)“体”字释义。熊十力先生在《新维识论》中说道:“在宇宙论中,赅万有而言其本原,则云本体”[1],这里的“体”指本体、本质,是宇宙之心,本体是万理之源,万德之端,万化之始,是大千世界中一切存在的基础和根源。[2]本体不是“外在的物事”。它是“无形相的,无质碍的,是绝对的,是全的,是清静的,是刚健的” [3]本体是抽象的、无形的,是不可捉摸的。本体是动静一体的,所谓动是指本体是变化不息的,所谓静是指本体是比较稳固的,所以是集不变与变易为一体的,熊先生将本体的这一特征总结为“恒转”。
(2)“用”字释义。用是指“功用”“作用”“势用” [4],在《新维识论》一书中,熊十力先生提到:“用者,言乎本体之流行,状夫本体之发现” [5],功用是真实的,是有形相的。用大体上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现象”,由于功用是有动势的,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较之现象,功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2、体与用相即不离
体用相即不离是指“体”与“用”是分不开的,没有体也没有用,也没有离开功用而独立存在的本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体”是“用”的依托,“用”是“体”的显现。也就是熊先生所说的“即用显体”。就像大海水与众沤,众沤以大海水为本体,大海水以众沤为功用,大海水的特性显现在众沤之中,众沤是大海的显像。又如麻与绳子,麻是绳子的本体,绳子是麻的功用,麻把绳子的特性展现出来。
二者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即体成用”就是指本体能够转化成功用,体不在用
之外;“即用呈体”,功用是本体的“相”的呈现。“体用不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内含着从“体”的运动可以演化出“用”,也就是熊先生在《新唯识论》中提到的“翕辟成变”, 所谓“翕”是凝于物化的动势,具有固闭、下坠的性质,所谓“辟”,是不可物化的动势,具有刚健,开发,照明的德性,为运动“翕”,转化“翕”的力量,代表了本体的动向。[6] “翕辟成变”思想是对《周易》“阴阳成变”、“乾坤成变”思想的继承,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熊先生通过“翕辟成变”阐释了宇宙的“大用流行”,从而实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所以“体”的特性是通过“用”来把握。“即用即体”是指用在体中,功用本身就是实体。“体”与“用”不分先后,同时并存。有“体”就有“用”,有“用”就有“体”。“体”与“用”是统一的。就像水与冰的关系,离开水就没有冰,离开冰也就没有水。
由此可见,“体”与“用”是相异而又不可分的,也就是“ 体用无二而有分”,体与用是有着各自的内涵,各自的特性的,但同时二者又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离开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只要存在本体,就会呈现出对应的功用;只要有功用,就能找到相应的本体。
二、“体用不二”思想所蕴含的意味
熊先生“体用不二”思想内含“境不离心”的意蕴,也就是境由心造,境由心生,在《新维识论》中熊先生从宇宙本体过渡到人的本心,除了 “本心”之外,人还有“习心”,“本心”和“习心”分别引发出“净习”与“染习”两种行为,“净习”是指好的、善的行为;“染习”是指不好的、恶的行为。熊先生认为“唯吾人的本心,才是吾身与天地万物所同具的本体”。人应该有“本心”而非“习心”,才能有“净习”,才能有较好的德行。也就是说,人只有先修炼自己,使自己具有“本心”, 人的修养才能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熊先生“体用不二”的思想本质上还是对中国儒家价值体系的一种回归,儒家文化提倡人通过内心的道德外化为具体的高尚行为,熊先生认为人的本性应该保持刚健向上,才不至于在现实世界中迷失自己,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体用不二”思想在本质上还是强调人应该有内在的道德修行,因为人只有内化修养,才能外化为好的行为,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最终达到一种“内圣外王”的境界,“内圣外王”几千年来一直是儒家修身立命的重要原则,是指只有通过不断的修养内心,才能成为“仁人”“君子”。
熊先生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不管是宇宙本体的“大用流行”,还是人之本心的修炼,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追求“天人合一”,也就是“天人不二”的境界。“天人不二”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是指宇宙生命与人的生命合一,天道与人道合一。古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人类应该与自然界万物和谐共舞,与人类自身和谐相处,这样整个世界才能呈现出勃勃生机。
三、结语
熊十力先生的“体用不二”思想是熊十力先生的突破和创新,推动了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体用之间有区别而又相即不离。“体用不二”思想追求的是“内圣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E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