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阿Q形象探析》,欢迎阅读!
阿Q形象探析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可以在里面照出自己的或一形象来。阿Q形象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认同和赞许。《阿Q正传》早已被译成多国文字而传遍世界。我们亲自分析这一形象,对于自己的心灵改造和创作技巧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帮助。 一、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
阿Q形象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典型。从周作人提供的有关情况来看,阿Q的原形就是作者的同乡谢阿桂。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如阿D、尼姑、老妈子都实有其人;祠堂、尼庵、刑场,也都实有其所;赌博、打架、偷窃,也都实有其事。可见阿Q这一形象,并非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而是有活生生的现实基础。“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鲁迅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及其所处环境是那样熟悉,所以作品中的人物群像,能塑造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足以令人过目不忘,久久萦于脑际。当然现实主义的真实决不是拙劣的细节描写,不等于自然主义。它是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的性格作鲜明的刻画,创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诚然,现实主义的真实,也不是对生活的照搬,它必须对生活本身进行概括和提炼,使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阿Q的生活原型谢阿桂虽有游手好闲、偷窃、打架、赌博的“行状”,但他爬墙到静修庵偷萝卜却不是事实,后来被枪决也不是事实。这些都是艺术的加工和改造,鲁迅曾经总结作家取人为模特的两种方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创作阿Q,综合了两法之长。“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对人物模特,不专用一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从周作人提供的材料看,阿Q是重点取谢阿桂一人,取其当雇工,住土谷祠,软弱自欺,小偷小摸,希望革命给他带来好处等。也撷取了其他一些人的特征和事实,如专门给人家舂米,勤苦度日是谢阿桂的事,向老妈子跪下求爱是鲁凤桐的事。另外,鲁迅是语言大师,其作品用笔深刻隽永,语句简洁峭拔,辛辣与含蓄相间,警醒与幽默并用,并善于分析和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特点,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反映人类卑劣灵魂的一面镜子
阿Q形象是旧中国愚昧落后农民的一个艺术典型,也是人类卑劣灵魂的一个缩影。愚昧糊涂、麻木自欺、逃避现实、妄自尊大、轻薄无聊、自甘堕落、投机心理、赌偷无赖,自己是受欺压的卑贱者,又是恶作剧,虐无告的坏蛋,所谓的阿Q精神,阿Q主义,无外于此。阿Q身上的这些恶劣品质,在旧中国的农民中,是不少见的。甚至于每个阶级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和阿Q沾一点边。以致于阿Q主义成了中国国民劣根性的集中体现。当年《阿Q正传》陆续发表之时,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深怕以后会骂到自己头上。茅盾曾经说:“阿Q这人很面熟”,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而且,阿Q的形象已经跨越国界,遍及世界了。世界各国都有阿Q的形象,罗曼•罗兰说:“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也有过类似于阿Q的形象”。班纳吉认为:“阿Q的特质,他的心理状态,他对自己和别人的鄙视,他对于损伤他的人物的轻易忘怀,他用于安慰自己失败的精神胜利法,都是被奴役过的国民所共有的。阿Q只是名字是中国的,这个人物我们在印度也看到过。”正因为阿Q形象的普遍性,故被说成“我们国人的魂灵”,“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有深刻的描写,揭露了当时农民处于不觉悟状态的客观事实,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这一重大问题,其意义重大。 三、忧国忧民文艺战士的奋力呐喊
良知和勇气是每一个有所作为的进步作家所共有的品质,这品质在鲁迅身上显得格外突出,鲁迅是带着问题来搞创作、写小说的,正如他在日本学医时看幻灯片感到了同胞的麻木而毅然弃医从文,亦如应《新青年》之稿约,而写《狂人日记》一样,鲁迅创作阿Q,也是抱着忧国忧民之心,忧愤深广而奋笔疾书的。鲁迅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士大夫家庭,家境衰落,他自幼就深切体味到旧社会的势利、冷酷,又因小时候常到农村外婆家去,得以和农民及其小
孩亲近,了解了农民的生活和思想,“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因此也就慢慢与一些善良的贫苦劳动群众建立了感情。他感到中国人民默默地生长、萎黄、枯死,就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他为之悲愤忧痛,于是想刻画出这样沉默的人们的灵魂来。所以,他就以这个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为题材,目的是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正是鲁迅才把若干世纪的沉默的劳动的生灵带着时代的本来面貌呈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他不但说明了阿Q们怎样生活:劳动、受苦、肉体上被剥削、精神上受戕害,他们有着真实的爱和恨。鲁迅还呈诉了阿Q们在要求着什么:渴望光明、要求革命。鲁迅并不只是托出一个贫贱愚昧的阿Q来让人们去挖苦、去嘲笑,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写阿Q是为了让他们抛弃虚幻的精神胜利法而走向实际的革命斗争。鲁迅不仅具有同情劳苦大众、痛恨邪恶势力的正义感,更具有揭露统治者骗术、戳破其虚伪面孔的胆略和勇气,他投向敌人的匕首,可谓“刀刀见血”。他的意图是唤醒熟睡在“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的人们”,呼吁大家动手,打破窒息的死一般的沉寂,掀翻延续了几千年的吃人的筵席,去创造新的生活。鲁迅的一生曲折复杂,挫折和打击经常挤压着他,但他追求真理,关切整个民族的命运,始终执着求索的信念不变,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的真正价值。 四、体现文化底蕴的艺术杰作
塑造阿Q这一艺术形象,充分显示了鲁迅的创作才华及其深厚的文学功底。鲁迅是一个勤奋好学、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他能汲取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藏之于胸臆,化之于笔底,相继塑造了狂人、阿Q、孔乙己、祥林嫂、闰土等一系列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而以阿Q为杰出代表,且名声最著,这是大家公认的。这是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和自身努力分不开的。他18岁以前就在本宅私塾和本城三味书屋读书,课余喜欢野史笔记,爱好民间艺术,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基础,长大后,又接受了新的思想和理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活动。鲁迅一生勤奋好学,善于观察思考,加之他丰富的生活阅历,故能学贯中西,融汇古今,取精去粗,造就了一代旷世文豪。成功塑造阿Q艺术形象的经验告诉我们:鲁迅的精神和毅力,才是他不断创作成功的源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m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