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另类阅读》,欢迎阅读!

我的另类阅读
对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方法, 而我的方法却有 些
另类。
买与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书的痴
爱,让连买一件衣服都会纠结半天的我,对于好书、经典的书会 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因此,不论是办公室,还是家里,我的书柜 常常是超载运行。
除了买书,我更多地是想方设法蹭书读。刚参加工作时,由 于手头紧,周末时间,我会整天呆在图书城、图书馆,因为那里 不仅有免费空调吹,更有大量免费书读。有了孩子以后,我居然 找到了另外一种蹭书的途径,那就跟孩子蹭书读。孩子还小时, 我就开始陪孩子读书,从带拼音的《幼儿画报》到后来的《动物 世界》、《安徒生童话》、《三字经》,再到后来的《爱的教育》 等等,一路走来,这些书籍都让我受益匪浅。孩子上初中后,给 他买的书越来越多,除了教材,学校还推荐了大量课外籍,这些 书堆满了孩子的书房。孩子的书房也常常成了我蹭书的地方,
这
里的书本本都是经典,我可以随取随读,免去了去书店选书的盲 目与烦琐。有好书时,甚至还会与孩子抢着读。结果是孩子的作 文水平大大提升,自己的知识面也不断丰富。读书之乐莫过于此。
看与听
如今,新媒体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阅读新形式。早些年, 我坚持“忙听书、闲看书”,忙碌的时候,用听书软件听一些轻 松的书
籍,把眼睛解放出来,下班或者双休日,则端坐书桌前, 读读学术性强的纸质书。既“听”又“看”,增加了阅读量。最 近,我又坚持“行听书、坐看书”。在赶路或者散步时我会通过 手机听书,坐火车、飞机时我会用电纸书阅读器看书。
欧阳修说,写文章构思有“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 现在有了智能手机,碎片化阅读也给我们带来了无穷乐趣,
早晨
在“厕上”时,通过简单浏览微博、微信,可以了解过去一夜发 生的大事。从家到办公室,边开车边听“中国之声”,了解经济 新闻与经济评论。晚上睡觉前选一本经典国学, 边看边酝酿睡意。 这就是我的“阅读链”,看书与听书的有机结合。
读与写
如果阅读只为看热闹,消磨时间,满足好奇心,书漫无目的 地看过了,也就忘了。没有记忆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在边读边 思的过程中,我有很多体会与灵感,这些思维的火花稍纵即逝, 我会动笔写下来!它们是写作时珍贵的“百宝仓库”。我出版了 三本散文集、一本金融专著、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了百余首诗歌。 这些都与我平时读书积累分不开。
我爱好书法,也把书法作为阅读的一种方式。 我常常把读帖 作为书法之前的一门必修课, 不仅要掌握字如何写,更要逐字逐 句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因此,通过书法,我熟读了《道德经》 《太极图说》《心经》《圣教序》等经典美文,有效拓展了我阅 读的广度与深度。
精与略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但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 哪些该精读,哪些该略读呢?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特别是对专业书籍、国学经典,我都 要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 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到透彻理解。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谁也 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因此我还会大量略读。通过略读,用较少 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略读又 是精读的基础。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 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需要精读, 或哪些地方需要 精读。面对一本新书,我一般会首先将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 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书的梗概、特点 和应用范围,从而决定是否可读。对于可读的书籍,我又可以几 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每个字、 词或句子的意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