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的编制

2023-04-26 00:08: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标准的编制》,欢迎阅读!
编制,标准,企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标准的编制

作者:孙小明 马伟 王国兴 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28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重要的基础工作,制定实施企业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的主要任务。高质量的企业标准是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可把企业标准化看作始于标准编制、终于标准编制的工作。本文结合日常工作实践,以明确标准化对象、确定标准的规范性技术要素、编写标准三步走思路为框架,旨在为贯彻标准化的组织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标准化对象的明确

标准化对象的确定是标准制定工作的第一项任务。只有确立了标准化对象,才能开始编制企业标准。标准化对象决定了标准的名称、范围以及标准技术要素的选择。标准化对象确定后,标准的名称即基本确定,标准的范围的主要框架也随之确定。 二、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确定

标准化对象明确后,接下来,针对标准化对象,根据标准化的用途及目的等,确定对其哪些方面进行标准化。在此,树图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利用它可对标准化对象进行分解、展开。可用的指导原则是,分解到可以写流程为止。树图中,自左至右是层次并列各项,而各独立的分项的内部,可以明确出先后逻辑,能具体陈述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在此,常用到另一个实用的辅助工具——流程图。通过流程图工具可以直观地呈现主要的活动节点及职责匹配。 三、编写标准

(一)标准编写前的策划

确定了标准的技术要素,按理说便可以着手编写标准了。然而通常的做法是,再作一下整体策划,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标准部门或归口单位组织针对技术要素,看是将所有要素按章条纳入一项标准,还是将要素做一下汇总形成几个独立的标准还是形成一个划分为几个部分的标准。

(二)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则

编写标准的规则,可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上要符合统一性、协调性、适用性、规范性等,具体可参考《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等书籍;形式上,应按照GB/T 1.1《标准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工作导则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来写,《标准的编写》一书更是给出了标准编写的详细说明。国家标准编写模板“TCS2009”软件给予标准的编写提供了便利。 (三)编写标准的一般程序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调查研究、收集相关信息是制定标准的关键环节。充足的信息制定标准的依据,信息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制定标准的质量。企业标准的归口部门宜先确定参与标准起草的部门或单位;起草部门或单位选定参与起草人员,归口部门也可向起草部门或单位提议标准起草人选。起草人员确定后,归口部门组织根据所确定的标准对象、内容及适用范围进行调查研究和搜集信息

2.起草标准草案。标准归口部门组织标准起草人员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选优,必要时进行试验对比和验证,然后编写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的编制说明。标准草案可通过TCS(国家标准编写模板软件编写,应符合GB/T 1.1的要求。 3.形成标准送审稿。标准归口部门将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连同标准编制说明发至有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同时确定征求意见的范围及持续时间。在确定征求意见的范围时,应充分考虑标准要素的影响范围及可能会给标准要素带来影响的部门(单位)。被征求意见部门(单位)应根据标准化对象或标准要素的内容,结合职责及其他安排,征集相关人员的意见,汇总后反馈至标准归口部门。对反馈的意见,归口部门要组织进行逐一分析研究,决定取舍,进一步修改标准草案,形成标准送审稿。 4.审查标准。

1)审查方式。根据标准的复杂程度、涉及面大小,可分别采取会审或函审。规模较小的企业或规模虽大但有条件聚集或可通过视频等方式企业,通常采取会审的方式,规模较大的企业根据情况可通过函审的方式。

2)参与人员。审查企业标准应吸收有经验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参加。参与审查的人员,根据标准的性质及标准化对象或标准要素涉及的方面确定。 3)审查内容。 标准审查重点包括:

──标准送审稿是否符合或达到预定的目的和要求; ──与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是否一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技术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经济技术发展方向,技术指标和性能是否先进、安全、可行,各项规定是否合理、完整和协调; ──标准编写格式是否符合GB/T 1.1的要求; ──其他内容。

4)审查程序。采用会审方式审查时,归口部门确定参加人员后,通知部门或相关人员并组织会审。会审应有会议纪要和对标准草案的审查结论。采用函审方式审查时,归口部门确定参与部门及人员,将送审稿发送至参与部门,并明确函审的时限。参与部门接到函审信息后,组织部门应参与人员进行会审。会审完毕,在规定的时限前,反馈函审意见。

5.编制标准报批稿。经审查通过的标准送审稿,归口部门应根据审查意见组织进行修改,编写标准报批稿及相关文件,包括标准编制说明审查会议纪要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等。

6.批准和发布。归口部门负责人将标准报批稿报请企业的标准化机构(如内部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经批准的企业标准,归口部门报组织标准日常管理部门(如标准化管理办公室)编号。然后,通过电子或纸质形式发布。(作者单位为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州卷烟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FU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