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及其影响因素》,欢迎阅读!

中国体育发展的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体育发展历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体育运动自古就有,武术是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是传统的健身项目,几千年来源远流长,骑马、射箭、摔跤、钓鱼、龙舟、棋类等体育活动也广为流传,但近代体育的发展较晚,也就是在19世纪末才传入中国。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体育活动不能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只局限在少数人范围内。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过程(1949-1954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促进中国体育发展的直接诱因。
新中国体育事业起步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政府就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把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摆上了议事日程,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第二过程(1954-1966年)国家体育方针政策的提出是中国体育发展的根本保证。
1954年,中共中央批准国家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批录中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些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时代精神。
第三过程(1966-1977年)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影响中国体育发展。
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停滞不前阶段。体育事业受“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影响,体育管理部门被撤销、各专业运动队伍被解散、全国各种体育竞赛被取消,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停止,体育场所大多被改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和挫折。
一、从基本国情出发,对中国体育发展的重新审视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党中央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领导核心的集体中意识到,体兴则国兴,人民只有身体健康,年富力强才能够好的为国家服务。从根本问题上看体育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下,肩负了振兴民族、兴国兴家的重要意义,为中国体育再次振兴和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开放30年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
1.11978年12月----1984年9月,改革开放的全面起步和飞跃性发展阶段 在1979年11月国际奥委会做出决定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合法席位,国家体委给中共中央的请示报告指出,将加速提高我国运动技术的整体水平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形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体育发展战略,标志我国体育改革开放全面起步。
2.21984年10月----1994年12月,改革开放的徘徊和反思阶段。 1)1988年兵败汉城,给前期光环四射的中国体育界叩响警钟,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对体育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一段时间甚至处于徘徊不前和迟滞缓慢的状态。1992年初,体育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体育学者们开始重新认 识和思考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问题。这一阶段历史时期的特点是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化,体育体制成为市场事物属性和取向改革的关键问题,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是体育改革的标志。
2)1995年1月----2001年7月,改革开放的整体推进和快速发展阶段 国家先后制定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两个计划同时并进,1995年10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群众体育得到了推进,出现了崭新的局面,全民健身体系初步形成。
3)1999年中国申办奥运会,直到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组委宣布2008年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拉开了中国体育的新篇章。
这一阶段改革开放的速度很快,改革的方式从机构组织、机构权限和职责等方面入手,各项内容快速发展,法律规章制度确定了根本方向。能够保证我国体育改革的正确性。
4)2001年8月----2008年9月,改革开放的成效显著后奥运体育发展问题阶段
申奥的成功和举办,折射出中国将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理想之光。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我国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连续跨越;同时社会体育也空前发展,按照《全民健身纲要》二期工程,此时期是巩固提高和全面推动阶段,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初见成效。
影响中国体育发展的因素:
1.观念落后。在当代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大的超过了其他事业的发展,以至于“脱节”,其他事业的发展根本就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国民的体育观念中,仍然是传统的体育发展思维。从普通老百姓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育者,都没有摆脱传统的体育观念。人们没有体育锻炼的观念,对体育的认识不够透彻。观念落后直接导致了整个国家的社会体育发展缓慢。因此,改变体育观念,对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政府政策。在我国,体育事业出现了“畸形”发展。政府过分重视竞技体育是发展,导致了社会体育的长期落后。我国是世界上的竞技体育的强国,在08年奥运会上,中国荣居榜首,但是,中国的社会体育发展水平却是相当的落后。这就反应出中国体育的“畸形”发展。中国的社会体育要发展,就必须改变重竞技,轻社体的局面。体育发展“畸形”,导致体育发面的资金发展也“畸形”,体育场馆设施不齐全,体育健身设施落后,以及学校体育场馆封闭,都是制约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3.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广大的农村的地区,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低,人们生活水平低下。而社会体育的发展就必须要以经济为基础,试问:连温饱都不能解决的人拿什么来参加体育锻炼?因此,要发展社会体育,就必须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这是毋庸置疑的。
4.社会体育人才不足。虽然中国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有十几年了,中国的社会指导员的制度也建立起来了,但是,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着在一定层面上也严重的影响了社会体育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5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