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句中信息学奥赛情况分析

2022-09-02 15:33: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省句中信息学奥赛情况分析》,欢迎阅读!
奥赛,情况,分析,信息
省句中信息学奥赛情况分析

年份

参赛对象

07高二实验班为辅导对象,参加竞赛一个班

5月份,08级提前招生,新实验班加入竞赛的行列 (未参加)

高二部分(高一参加过) 高一全体(提前招生) 高二部分(高一参加过) 高二大部分部分(未参加)

考试地点

参加人数

开始时间

07 082月份 08 085月份

本校

232

比赛结果

高一44获得省三等奖 高二5人获得二等奖,29人三等奖

辅导老师

08 巫雪琴、曹永鸿

09 2010 2011

本校 镇江 本校

226 22 186

09年上学期继续 096 2010年上学期继续 20112月份

1名一等奖,62等奖,57名三等奖 高一44名三等奖 没有进入复试 22名三等奖

巫雪琴 巫雪琴 巫雪琴、黄梅、张晶

困难: 1、地区差异

信息奥赛同其它学科的奥赛相比,学生起点差异很大,比较好的地区小学初中就已经开始,进入高中已经具备相当的水平,即使是镇江市区、丹阳等地区,初中也越来越具规模。由于是零起点,学生对信息奥赛内容一无所知,更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学,选拔学生很困难,只能大面积开花,还没用等到选拔已经要参加考试了,用几个月的时间同其它学校多年的学习抗衡,还是需要一点亮剑精神的。 2竞赛环境

由于没有一定的成果积累,本学科又不是高考科目,家长不支持,学生不愿投入,其它老师也不支持。没有“蛋”在手,也无颜向学校提出更多要求,上课只能挤占信息课的时间,但信息课也面临学业考试的压力,因此辅导教师要担当相当大的风险与责任,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3、合理的学生梯队无法形成

2010年起没有提前招生,暑假前没有召集高一新生集中学习的机会,更就错过暑假辅导的机会,开学一个半月的时间没有办法让零起点的学生参加竞赛。也就是高一没有机会参加竞赛高三我校也不参加,这样只有高二的一次机会。高一不参加,合理的阶队不能形成,


并且在人数上没有办法保证,高二如果少数人参加竞赛就要被迫要外出考试,如2010年。 4、优良的教练员队伍没有形成

我校的信息教师不少,但是缺少愿意在这方面大量投入的人,我本人水平有限,虽然很努力,但是与一流教练员依然是相去甚远。 5、奥赛考试的新动向

去年的初赛改变了试题格局,同时考试知识点后移,这极大增大了我们这样零起点的学校胜出的难度,也是导致我校去年惨败的原因之一,这种变化对整个镇江都是影响巨大,去年进入复赛的人从三十多减少到十六人,镇江地区在信息奥赛方面算是相当落后的地区;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最近公布了复赛变化,复赛由以前的一试变位二试,就是考两次,每次依然是3小时,题量有原来的4题变成3题,这样变相学生用于做题的时间就会多些,减少那些能做出来而由于时间关系而没有做出来的题目量,让学生能更多地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拉大差距。二试更可以减少偶然因素,增大考察范围,杜绝侥幸。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学习周期很短,基础不牢,做题量少的学校的学生来说应当说又是一个挑战。 目前已经采取的措施: 1、培养年轻教师

黄梅与张晶老师参加了今年高一竞赛班的奥赛教学,让她们先听后教,希望缩短她们学习的时间,目前高二有我一人带,她们依然随堂听课。来年应当能有部分担当。

2、建议教研室牵头搞信息奥赛共同体,小学已经有动静,初中没有一定的政策可能相当困难 3、群策群力

其实在2010年南京的行政会议上我就提了没有提前招生对信息奥赛的冲击,可惜没用人注意到小学科的问题

为了让奥赛能有师资与时间,我做了多方周旋,包括这次的高一高二信息教师人员的调动。我是希望能脱身或者有年轻教师专门来负责,否则除了竞赛还有学业考试、正常教学,精力根本不够

为了形成合理梯队,至少有两次参赛机会,把信息学习提前到军训期间,然后部分延续暑假集训,或者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面给多课时,总之让高一有机会参加10中旬的考试,然后部分人继续学习参加高二时的竞赛,一年后梯队形成。

初赛三等奖分数线

2008---35 2009---15.5 2010---9.5 12.5 进入复赛 60分左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w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