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欢迎阅读!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读《教育与最好的教育》有感
读了《教育与最好的教育》,感受颇深,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常常以我是“为了学 生好”掩饰自己的不良教育教学行。“什么叫为了学生好? “怎样做才是”为了学生好? 读了《教育与最好的教育》或多或少感受一些,我需要的答案。文章上有这样一个小故 事:从前,有一棵很小的番茄,安静而快乐地生长着。但是人们都告诉它,只要它努力, 就可以长得大,结的果实会像西瓜一样大,像香瓜一样香,像苹果一样营养丰富。于是, 小番茄很努力地吸取营养,很卖力地做着体操,运动强身。结果,它的果实仍然只是小 小的番茄。而且,现在的小番茄以为自己不再是番茄了,至V处夸耀,说自己是一棵苹果 树。
故事里的“小番茄”就好比我们的学生,“人们”好比“教育者”,对学生鼓励提出 目标是无可后非,如果目标过高过大反而让孩子陷入“乌托邦”式的教育,小番茄终究 还是小番茄,它不可能才会为苹果、西瓜,可悲的是它不能认识自己。
什么是教育?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那么我们教育者的使命就应该是“顺木之 天,以致其性”,就是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材施教”。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发挥每个学生自 身的长处,让学生学会生活,拥有自信,获得优秀的品质。如果故事里的小番茄是学生 的话,我们教育者需要做的不是违背它的“本性”,妄想着让它成为西瓜、香瓜亦或苹 果那样“优秀”的人,而是应该向它灌输一种信念,西瓜确实很大,香瓜也很香,苹果 营养丰富,但是小番茄小巧玲珑,携带方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了,也就是说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正确认识自己,拥有信心,努力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从这个故事里我也感到作为教育者拥有教育智慧是相当重要的,目标不切实际,光 知道喊口号,就容易把像小番茄这样本该是优秀的学生教育成失去自我,没有正确价值 观的学生。而此时教育者可能还在抱怨为什么本来优秀的学生会变成这样。我们教育者 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发展学生的一切服务,为一切学生的发展服务,并能深 谙学生的需求,懂得因材施教。平时的工作要以教育为纲,在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获得对 自我的肯定,获得对学习,对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育不是单相思,教师做得再好,如果不适合孩子的发展,孩子就不会走得太远、 太持久。教育有时是矛盾的。无为,有为?孰对孰错?我想,着力点是对孩子提供合适 他的教育。正如刘坚教授所说:就小学而言,教育的重心应该落在教育上。拥有健康的 身心和正直的品格,孩子就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J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