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心向党幸福从教征文—周正彬》,欢迎阅读!
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民教师
——红心相党、幸福从教、奉献育人征文 保合镇中学 周正彬
记得初中时听了罗大佑的《童年》,其中有一句歌词是,黑板上老师的粉笔,总是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教师,从他走上讲台的那一颗起,就注定与粉笔产生了永不分离的缘分。也是从那时起,我小小的心中就有了做一名教师的想法。
教育,这个词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教育教育,不单单只是教书,还要育人。在我们培养出学习出类拔萃的学生的同时,更有注重他的品德。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这种学生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奉献出更多的心血,拿出更多的爱心,做出更多的表率。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老校长陶行知先生对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的高度概括。一个教师要具有高尚的师德,要有一颗对事业的忠诚之心,一颗对教育的热爱之心,一颗对教学的钻研之心,一颗对学生的负责之心。师德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它的核心是爱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几句话是师德的丰富内涵。在现代教育阶段,提倡新型的师生关系,即老师的学生的引导着、合作者和参与者,是学生的朋友。其中最主要的体现是爱生、尊生和奉献。
爱生可以从教师自身的行为上体现。曹瑾的事迹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她将自己完全融入一心求知的学生中。放弃自己安逸稳定的生活,投身于贫困乡村的教育事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怎样做人,自己首先要知道怎样做人,许多教师正是从自己的言行出发,处处以身作则,努力做到“堂堂正正的做人,认认真真教书”,品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内涵。
爱生也可以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出发。在平时,我非常注意向学生主动打招呼。例如,在校内校外碰到学生,我都有意识的先向学生们打招呼,而不是被动的等待学生来打招呼,使学生感到老师的热情。有如,在课堂上,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不是斥责和讽刺,代之的是启发式的点拨,继而微笑着示意坐下,使学生不致于尴尬。当然,学生在被尊重的过程中找到了自我,获得了自信,学会了感激。爱生可以从对学生生活的关心上体现。记得有一次,班上的某一位同学
因为成绩改错了,去教务处加了分,这时候有很多同学都冤枉她说她不应该加,她一个人躲在教室里哭,恰好被我看见了。当然,我是看过她的试卷的,却是改错了,应该加分的。这时候,我应该怎么做呢?我首先是安慰这位女学生,让她放下自己的包袱,身正不怕影子斜;其次是找那位造谣的同学,给他做分析,这么做的坏处是什么,不如不利于班级团结,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等等,但语气不能批评他,让他觉得老师是因为关心他才对他这么说,让他从内心明白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这样做不仅能使师生关系融洽,也能使班级更加的团结向上。
爱生更是全方位的。韩愈写的《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把“传道”理解为教会学生做真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教会学生如何走出小我。“授业”理解为不仅教会学生课本知识,而且教会学生综合创新能力。“解惑”理解为既要解答学习上的知识又要解答生活上的困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完全取决于业务水平,而取决于德、才、识、能的综合因素,更在乎教师的人格和品行。
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父母对子女的爱,这是一种“博爱”。“为师之本在于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满腔热情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爱生并不难,难的是爱“问题”学生。对先进的学生满腔热情,教育、鞭策他更上一层楼;那么对落后学生更应富有耐心搀扶起慢慢地向前走。
同时,爱生就意味着奉献,奉献中体味幸福。当你在奉献中得到你理想的目标时,你会发现你所做的是值得的,是幸福的。奉献中体现幸福与收获,这不仅仅只是在我们老师中体现,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艺事业30年,视时间如生命,笔耕不辍;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后来不断的挤出时间,所以他永远有用不完的实验时间从而变成了科学家等等。
在1998年那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中,我在电视上看到那肆虐的洪水吞噬着农田破坏着村庄,百姓生命垂危,就在这时一群群身着绿色军装的猛士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滚滚的洪流中救起了一个又一个灾民。小时候的我还不能体会当中的含义,党似乎离我很远。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明白了其中的内涵。我知道了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3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