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文化教学课例研究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2023-05-11 11:3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数学文化教学课例研究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欢迎阅读!
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教学课,数学,小学
数学家的故事

——陈景润和哥德巴赫猜想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质数方面上,也就是陈景润与一个数学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

陈景润在攻克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此,他的名字就和“哥德巴赫猜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什么叫“哥德巴赫猜想”呢?1732 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的一个规律:凡是大于 2 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质数)的和,即“1+1 问题”。如:12=7528=11+17等等。哥德巴赫对许多偶数进行的检验都说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后来有人验算到三亿三千万这样大的偶数都说明是正确的。

但是对更大更大的偶数呢?哥德巴赫猜想也是正确的。不过猜想应该证明。但是要证明这个猜想却很难。哥德巴赫把这个猜想告诉了他的朋友大数学家欧拉,请他来帮忙,但是欧拉一直都没有证明出来。这个难题传遍了世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两百多年过去了,“哥德巴赫猜想”仍没有被证明。

当陈景润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听到了曾经在清华大学教过书的沈先生说: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沈先生讲了以后陈景润把摘下皇冠上的明珠的美好愿望埋在心窝里了。从此,学习更加勤奋,1953年陈景润大学毕业了,在厦门大学研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的数学名著,写出了质量很高的数学论文,他在打好了扎实的基础后,开始向“哥德巴赫猜想”的高峰进军了。就在这时候陈景润忽然病倒了,医生要他休息,可是他不肯休息,仍然在埋头钻研。每天从早到晚,甚至连节日、假日也不停地工作。他的手总是握着笔在一页又一页的草稿纸上计算。那时候环境艰苦,他点上煤油灯在床板上演算。

终于到1972 年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方面攻破了“1+2 问题”的难关,并发表了重要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质数及不超过两个质数乘积之和》这篇论文很快传到了国外国外数学家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攀上了前人没攀上的高峰,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为国争了光。现在离“哥德巴赫猜想 11 问题”的证明只有一步之远了,无人超越,这个成就举世瞩目。


这个故事从数学家陈景润身上学到,我们要认真学习数学,打好扎实基础,不怕困苦,勇于进行科学探索,敢于攀登,执着追求真理,科学报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tL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