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规范管理,以管理促进发展

2023-04-17 13:0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制度规范管理,以管理促进发展》,欢迎阅读!
促进发展,管理,规范,制度
制度规范管理,以管理促进发展

作者:陈少涛

来源:《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年第03

健全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对实现学校有序管理,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依法治校、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目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农村学校,虽然

不遗余力地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但仍存在着制度缺失、管理无序和贯彻无力等弊端。

人治化管理需要制度的约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就是人治,而不是法治。任何决策者都要有规则的约束。现代学校是法治的学校,法治学校需要一整套学校制度来依法治理。在现代学校制度中仅有执行层面上的规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套议事决策方面的制度。在现代学校中,校长不单是上级政令的执行者,更是学校发展的决策者。由于现代学校发展有了很大的自主权,为了克服决策的随意性,必须制定一整套议事规则和程序,建立会议制,例如由校长和副校长参加的校长办公会,由校长、副校长和党支部(党委)书记、副书记(或全体委员)参加的党政联席会议,由校长(书记)和中层以上行政人员参加的行政办公会议,还有由校长和中层领导及教师代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会议,等等,根据要决策的事情大小或其性质放在一定的会议上研究决定。此外,还要规定决策的程序,比如哪些事情校长可以直接决定,哪些事情必须通过何种会议决策,哪些事情在一定范围内票决。目前学校的管理制度中,对决策的权限和程序有明文规定的很少,操作起来,无章可循。所以,建设现代学校,就要在充分研究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规则和制度。学校议事制度的建立,关键在于校长的素质,现代学校校长应该有建立自我制约制度的自觉要求,让自己的决策权置于一定的规则之下。

无序化教育教学秩序需要制度规范

农村学校在管理上大多数缺乏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制度体系。因而学校工作显得紧张且无序,出现了问题后也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按章行事。学校制定制度时一定要站在全


局高度来考虑,让制度除具科学性、严肃性外,还要看制度是否贴近实际,并且能否协调一致,互为补充。

因此,学校要对照相关的法律条文,建立、健全、完善学校及各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职工考勤与奖罚制度、教师教学与教研常规、学生课堂常规、学生考试条例、高考中考奖励制度、学生奖学金制度、招生奖优激励措施等等。制度的建设,就是要帮助教师们正确区分是非对错,美丑善恶;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师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等意识和观念,和谐校园建设才会成为可能。

其次,改革学校的管理工作,建立一系列管理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与实行教代会民主监督制,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保证监督作用,制定各职能部门岗位职责,各部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人、层层包干、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各种量化成绩都列为年终评优的依据,并建立个人、部门考核档案。教代会对各职能部门实行民主监督,定期向各部门问责,各部门应向教代会作出真实的汇报。使学法与用法产生实效,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度保障

学校管理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教育教学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但由于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教育教学就会成为一只,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校的管理制度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以法规為指导,以实际为需求,以管用为原则,加快建立健全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要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在强化常规的同时,还要建立应对变数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一种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及时反馈、保持弹性、富有张力的运行机制,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格局。同时,由于学校管理制度可以分成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制度两大类,在加强有形制度建设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组织文化机制的积极作用,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校建成弘扬先进文化的场所,把人心凝聚到教书育人、加快发展的中心目标上来,以促进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龙建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rE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