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播学论文——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欢迎阅读!

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
要了解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首先要对“群体规范”和“群体传播”两个概念作出一番深入了解。
群体由众多个体以一定方式维系而组成的。群体一旦形成,就需要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统一其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以保障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这种约束群体成员的准则就是群体规范。它指定了群体成员行为的规则,同时也是群体成员间相互期望的行为的基础,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方式的总和。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若不遵守群体规范,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或道德的谴责。
首先,群体规范所形成的群体压力,迫使群体成员遵从它。无论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中都存在着规范,一旦形成规范,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其中我了解到,非正式群体的规范并没有明文规定,是无形的约定俗成的,它是每个成员行为的准则。譬如有些行为并没有法律上的明文规定,只存在道德上的约束力,这就需要每个成员本着道德的原则自觉地去遵守。而一个人的良好行为规范也能够影响到周围的人的行为,形成一股文明之风,这就是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模仿。群体成员在彼此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发生内化,就形成了非正式群体规范。
其次,多数成员对群体规范的评价,决定群体规范的约束力。对群体规范的评价基本上是采取承认(赞成)和否认(反对)两种方式。因此,规范的约束力是建立在各种评价基础上的一种平均值、一种合力。人们对于群体规范所形成群体压力的感受是通过评价表现出来的。因此,对于同一种群体规范,由于评价不同,对他感受到的压力大小也不同。
群体规范具有以下职能:能够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形成;能够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还能够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群体传播,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
体的共同性。因此,群体传播是群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群体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群体意识越强,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越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往往是开展健康传播的切入点。
首先,通过对群体规范和群体传播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传播效果来说,群体规范对群体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的作用。群体规范影响着受众对媒介和内容的“选择性接触”,影响着他们对观点的接受,对价值或行为的认同。换句话说,群体规范影响群体成员对于信息传播的反应和态度,从而影响了传播效果。究其根源在于人类个体的“从众心理”。“沉默的螺旋”的观点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一点,一个人作为群体中的个体,一方面在群体规范中不断内化,另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受到群体的认可,其行为必然符合该群体规范,这就增强了群体的一致性,影响了群体传播的速度和效率。
其次,对于传播内容而言,群体规范起着制约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群体压力往往容易约束群体传播的范围和内容。其主要表现在于,相关的群体规范对于群体成员接受传播内容起到积极驱使或是消极抑制的作用。当群体规范原则与传播内容相适应是,对群体传播就能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产生消极影响。
总之,群体规范对群体成员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从而对于群体传播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Y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