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僻幼儿心理个案分析

2023-02-25 02:1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孤僻幼儿心理个案分析》,欢迎阅读!
孤僻,个案,幼儿,心理,分析
标题:孤僻幼儿心理分析 学号:33 姓名:梅倩倩

一、基本情况

初到幼儿园,我是被分在了大班。刚和小朋友接触觉得他们都是可爱、活泼的,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有个别的孩子并不是如此,他们不跟其它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也不说话。后来向班上的老师了解知道了他们性格非常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接触。一一是一个5岁半的小女孩,她不喜欢说话,胆子特别小,从来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也不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老师和她接触问她问题,她有时不会回答。是一个非常孤僻的孩子。但是平时老师提出的要求,她都能做得到。能干也聪明,例如叫她上厕所,叫她拿书包换衣服,她都能做到,但她就是不爱说话。还有一个小男孩皮皮,也是5岁半。他不善于表达,也从来都不主动和小朋友交流。小朋友都在玩游戏,他却一个人在图书区看书,或者一个人玩,不和小朋友吵闹。即使有时老师故意让他和小朋友互动游戏,他也特别胆小,声音也很小。家长说他在家就不爱出去玩,一般都在家玩玩具,出门也不是特别高兴。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在游乐园也不玩那些游戏 二、分析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成人的环境中长大,很少有与同伴游戏的机会,不懂得怎样与人交往,这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不合群的性格。幼儿不爱交往,决定着孩子能否与外界社会融洽相处,家庭和同伴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场所。 (一)亲子交往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儿童出生以后,最初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环境,最初的社会交往就是亲子交往,亲子交往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父母能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需要。适度的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对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1 家长应该经常和孩子沟通,挤出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或者和孩子聊在幼儿园中做了些

什么,讲讲一天的生活,认识了哪些小朋友。

2 经常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或者到有小孩的亲戚朋友家,让孩子和小朋友多在一起玩耍。

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玩具,让他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3 给予孩子温馨的家庭环境。多表达内心对孩子的爱。让他知道很多人的喜欢他的。


4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开胸怀,开拓眼界,还要让孩子学适当的技能,如唱歌、

绘画,使孩子增加自信心,敢于参加小伙伴的活动。

(二)同伴交往

儿童与同龄伙伴交往,能够促进身心全方位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同龄伙伴生理、心理与认知经验的相似性决定的。成人很难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

1 让孩子带小伙伴到家里来玩耍,生日可以举办生日聚会邀请他的小伙伴来家里。让他感受那种氛围。不排斥与外界的交往。

2 让孩子主动和小朋友一起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游戏 (三)教师多多引导鼓励

教师的引导的鼓励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

1 教师可以让内向、沉默寡言的儿童担任一些交往较多的角色,在经常的锻炼中,他们就

能改变或减少一些个性发展上的不足之处,逐渐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2 教师应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游戏或小组游戏,在游戏中要注意发挥他们的作用,培养他们

的兴趣。

3 多与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一个拥抱一个眼神或者一个亲吻。都会让孩子觉得老师非常

重视他、在鼓励他。

4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多多表扬孩子。让他更有信心。 (四)与家长携手

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生活习惯对孩子性格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幼儿园的教育一定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幼儿园的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协作,幼儿孤僻早期形成于家中。老师应该与家长达成共识。 1 教师的工作要取得家长的支持。

2 让家长认识到孤僻、不合群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 3 与家长共探育儿经,改变不好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 4 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玩,多接触人。让孩子形成合群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kG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