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州大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54》,欢迎阅读!
苏州大学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540100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某一领域的实际工作。掌握体育专业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教学与训练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熟悉体育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招生对象与入学考试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高等院校大学专科毕业后、有三年以上运动实践经验,并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者,也可以报考。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全国联考和各招生单位考试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核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1、采用全脱产学习形式的,学习年限为2年; 2、采用在职集中授课形式学习的,学习年限为3年; 3、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采用学分制。课程结构分为公共课程、专业领域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三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公共课程15学分,专业领域核心课程12学分,选修课程5学分。具体的课程设置详见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公共课为必修课,包括自然辩证法、逻辑学、科研方法、外语和计算机。
专业领域核心课是各专业领域的必修课,每个专业领域设置4门课程,每门课程3学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提高专业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选修课是所有领域学生的任意选修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发展个性,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至少选修5门。
(一)公共课程(15学分)
自然辩证法 逻辑学 科研方法 外语 计算机
(二)专业领域核心课程(12学分)
体育教学领域: 体育课程导论 运动技能学习原理 体适能评定与方法 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运动训练领域: 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 运动训练科学监控 运动伤病的防治与康复 竞赛组织领域: 体育市场营销 体育产业导论 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 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 社会体育领域: 社会体育学 健身理论与实践 运动处方 大众体育管理
(三)选修课程(不少于5学分)
高校体育改革 武术文化研究 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摄像与运动技术分析奥林匹克文化 小康社会与体育现代化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54学时/3学分 18学时/1学分 18学时/1学分 18学时/1学分 18学时/1学分 18学时/1学分 18学时/1学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h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