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制度外管人300招_287. 及时消灭“朋党”的苗头

2023-03-22 08:08: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企业制度外管人300招_287. 及时消灭“朋党”的苗头》,欢迎阅读!
朋党,度外,苗头,消灭,中小企业
解放战争的孟良崮一役,国民党整编74师全军覆没。国民党军内部认为,这责任在于83师长李天霞、25师师长黄伯韬救援不力:黄伯韬行动迟缓,整整一个美式装备师,三天打不下一道天马岭;李天霞则根本没有行动,虽然蒋介石亲自打电话督促,但他竟然只派了一个加强连,冒充83师,虚张声势,向孟良崮前进,声言拯救张灵甫,但其主力按兵不动,作壁上观,眼睁睁地看着友军覆灭。

蒋介石怒气冲天,因为这是他亲自批准的作战计划并且张灵甫已经成功吸住数十万解放军,如果救援部队行动迅速,不仅张灵甫能生还,甚至还可能将华东野战军一口吃掉。气愤之余,蒋介石决心杀掉李天霞、黄伯韬,以平黄埔系军官以及自己的愤怒。可结果呢?在华东战场军事检讨会议上,未等蒋介石说话,总指挥顾祝同为了自己的面子,首先指示黄伯韬上场,大骂张灵甫违抗命令,擅自行动。黄伯韬慷慨激昂,拍着胸脯表示,愿一身承担所有责任,与顾总指挥无关,与兵团司令汤恩伯也无关。黄伯韬侃侃而谈,发言长达两个小时,显然经过精心准备,并与顾祝同、汤恩伯有过密谋,他们为了一己之私,为了逃避责任,把张灵甫说成了千古罪人。

李天霞做贼心虚,本来是准备受罚的,可是会议开始,他就发现有机可乘,于是急忙追随黄伯韬,称张灵甫目中无人,自作主张,大意轻敌,导致全师败亡„„口若悬河,唾沫横飞,把张灵甫骂得一钱不值,把自己夸得像花一般。这下蒋介石傻眼了,俗话说“法不责众”,何况这里面还有顾祝同、汤恩伯,他们结成团伙,官官相护,连蒋介石也顾忌三分。毕竟以后打仗、过日子,蒋介石还得靠着这帮人呢!所以,这个杀气腾腾的军事会议最终做出了这么一个软绵绵的决定:汤恩伯撤职留任,黄伯韬撤职留任,李天霞撤职下狱。号令一出,军心、人心凉了一半。有见识的人都叹气:国民党的江山没几天了。

这就是“朋党”的危害!一旦形成了势力,领导者也只能听任他们摆布。即使朋党不是针对领导者本人,也会引起下属之间的明争暗斗,使得团队变得乌烟瘴气。唐代的牛李党争、宋代的元佑党案、明代的东林党案都是这样。

下属中一旦有拉帮结派的苗头,领导者就应该及时化解,否则后患无穷。处理一个小团伙、小帮派是很棘手的,稍不留神,领导者自身也会由此万劫不复。

首先,要找准突破口,抓住他们的一个错误,小题大做,处理一些人,起到杀鸡儆猴的警示作用。

其次,利用朋党:之间的矛盾,让他们彼此争斗,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领导者再出面收拾残局,一统人心。

第三,擒贼先擒王,拿朋党的头面人物开刀,树倒猢狲散,小帮派自然就容易散伙了。

第四,分化他们,之所以形成朋党,无外乎是利益驱使,这些见利忘义之徒组成的团伙肯定不会是铁板一块,领导者不妨同样以利益为诱饵,从内部瓦解他们。

最后,领导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用高尚的人格吸引更多的部下跟着自己走。

制度外管人妙招:




下属中一旦有拉帮结派的苗头,领导者就应该及时化解,否则后患无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e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