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3-01-08 11: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日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欢迎阅读!
日语,利用,课程,开发,资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日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车斌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12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新的课程理念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日语;教材;人力资源

教育部颁发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一、课程物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的选编

教材是教与学的依据,选用或编写合适的教材是搞好教学的重要保证,它关系到日语教学的成败。在使用以语法为主的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师不得不填鸭式地授课,没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听说练习,各种教学方法也无法有效地实施。而在使用以听说为主或围绕话题展开的日语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进度,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听说练习,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学生也表现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因此,应精选基础性和趣味性较强、能反映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际应用的教材,并适当选编日本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科普常识等方面的文章作为辅助。 2)对现有教材再开发

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是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教材。然而,无论教材多么完美,教师仍需要对这些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因为教师授课的理想状况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教教材。因此,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在对教材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梳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其转化为学生易于学习、便于理解的教学内容。第二,充分利用课内资源,比如,练习题、词语之泉、实用场景会话、专栏、日本风情、阅读文等。适当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提高运用能力,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丰满。第三,注意挖掘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恰当选用课外资源。挖掘非智力因素就是要找出教学内容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此外,生活中也蕴藏着大量的课外教育资源,教师如果能将生活中的课外教育资源巧妙地穿插到教学中去,就可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意义与作用,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增强学习兴趣和动机,这样,学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却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活动。 2.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利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生动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实践证明,听觉、视觉与言语活动的密切配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1硬件设备的利用

硬件设备指计算机、视听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利用上述硬件设备和设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丰富教师的和学生

2)多媒体资源的开发

多媒体教学的过程是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声、像、动画等形式,通过计算机系统存储、加工、传输和呈现的过程,它能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手段。日语课程要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利用,比如,自主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用文、图、声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诱导启发学生等等。总之,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恰当运用多媒体资源组织教学,善于运用多媒体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二、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人力资源主要指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精神、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在许多情况下,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课程人力资源,只有当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人格魅力、问题与困惑、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课程人力资源真实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才可能实现有效教学的追求。 1.学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生是课程资源,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认定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是课程资源;二是意味着教师需要引导、促进、激励和唤醒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受到老师的激励之所以能够去亲自接触和体验课程资源,是因为学生原本已经具备内在的求知热情,所以说,学生内在的求知热情本身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的主动性犹如一块等待开发的矿产资源,开发这份矿产资源就成为开发课程人力资源的途径之一。教师要善于开发学生主动性源,比如,通过关注学生的地位,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努力打破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学生的心理世界,努力创设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景;通过关注学生群体的特有文化,努力创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平台等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是课程资源,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认定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是课程资源;二是意味着教师需要通过主动学习来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魅力。学习教师主动学习的状态决定着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和程度。因此,开发学习教师主动学习资源就成为课程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之二。如果任课教师能突破学习学习的状态而使教师学习成为可能,教师自身就能够开发出丰富而广阔课程资源,而不是将课程资源仅仅理解为课程物质资源。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加强学习有所阅读,有所钻研,不断提高执教水平和执教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益友。 3.师生互动中生成课程资源

虽然教师和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课程资源,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所蕴涵的课程资源和学生自身所蕴涵的课程资源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得以充分显现,因为大量课程资源往往就是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涌现和生成,教师的使命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唤醒和激励学生亲自去接触、体验课程资源。因此,开发师生互资源就成为开发课程人力资源的途径之三。教师要制定出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程序和办法,善于灵活运用递进目标激励、使命激励、信任激励、评价激励等方法,激励和唤醒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能在激励和唤醒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和利用相关的信息资源来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转化和思想品德转化,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丹尼斯·劳顿.课程研究理论与实践[M].张渭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单位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李建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XT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