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计划书提升幼儿计划性》,欢迎阅读!
![计划性,计划书,幼儿,提升](/static/wddqxz/img/rand/big_68.jpg)
计划书提升幼儿计划性
从建构游戏中计划书的制定情况、执行情况、完成后的评价情况这三大方面来阐述幼儿的任务意识。主要通过制定计划书策略、执行计划书策略、完成计划后的评价策略对幼儿任务意识进行了培养和分析。建构游戏与集体活动不同,它给了幼儿自主、自由的空间,在自由结伴、协商主题、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完成计划书的制定,并通过计划书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任务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大班幼儿的任务意识是幼小衔接的一个重要工作。现在社会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对父母、老师的依赖性特别强。再加上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许多孩子自己应该可以去做的事,家长都包办代替了。为此,在幼儿园可以经常看到:许多孩子玩好玩具不收拾;看完书之后不整理;值日生、气象员工作经常忘记;参加小组活动时,做不好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在主题活动开展中无论老师布置什么任务,总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会遗忘,影响活动的顺利开展,“老师我忘了”、“妈妈忘记帮我准备了,”他们总是以各种推脱的说词来推卸自己的责任……这些都是幼儿任务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在《纲要实施细则》社会领域中明确提到:我们要培养大班幼儿有初步的责任感,做事认真、有始有终。然而缺乏任务意识,做事不够耐心、细致的问题,在我班幼儿中很明显的存在。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他们来说,缺少责任心、任务意识差都将极大地影响孩子今后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本学年我们根据班级幼儿实际发展现状,利用“建构游戏”逐步提高幼儿的任务意识,为进入小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建构游戏中计划书的制定培养大班幼儿任务意识的策略 (一)制定计划书的策略 ① 明确大主题,自由结伴 ② 协商小主题,进行分工 ③ 小组合作,完成计划书 (二)执行计划书的策略 ① 发挥组长引领作用 ② 发挥教师监督作用
③ 引发组员完成任务的自我需求 (三)完成计划后的评价策略 ① 小组自评 ② 教师评价 三、实施成效
1、任务意识的培养不仅让孩子在建构中明确并体现,同时也改变了孩子们在平日活动中的精神面貌,许多孩子都比以前大胆、勇敢、独立,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了。
2、任务意识的培养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和动手能力,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并在建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也有新的创新。
3、任务意识的培养提高了孩子接受指令的兴趣,孩子能努力地去听懂指令、执行并正确完成指令中要求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积极地克服困难,并能有效地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同时幼儿的坚持性、责任心和自信心也在任务意识的增强中得到了提高。
4、任务意识的培养使孩子学会了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如:在活动中有的孩子没有按老师的要求或是同伴的要求完成任务,他们就会引起反感:“某某,没有完成任务”等等。在每天的离园时间我们也采用孩子自评的方式,引导他们找出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及原因,有目的地加以改进,对于做的好的则自己贴上五角星以表肯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