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望诊中不同颜色代表的临床意义

2023-03-07 17:4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基础知识:望诊中不同颜色代表的临床意义》,欢迎阅读!
望诊,基础知识,临床,中医,颜色
中医基础知识:望诊中不同颜色代表的临床意义



健康养生法



望诊中往往会通过观察面部气色来辨证论治,也就是望色。 面部的色泽,是 脏腑气血的外荣。色和泽的异常,是人体不同病理反映的表现。

一般而言,病人气色鲜明、荣润,说明病变轻浅,气血未衰,这种病容易治。面色晦暗、枯槁,说明病变深重,精气已伤,预后欠佳。

青、赤、黄、白、黑五色,代表了不同脏腑的病变,又代表了不同性质的病邪。

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 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望诊中白色的临床意义 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 㿠白而虚浮,多属阳气不足。 淡白而消瘦,多为营血亏损。

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常常是阳气暴脱的 症候。 望诊中黄色的临床意义


黄色主虚证、湿证。黄为脾虚、湿蕴的表现。

面色淡黄,枯槁无泽,称为萎黄,多是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所致。

面色黄而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 面、目、身俱黄,称为黄疸,其中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为阳黄,多属湿热;黄而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多属寒湿。

望诊中赤色的临床意义 赤色主热证。

满面通红,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的实热证。 仅颜部潮红,多属阴虚而阳亢的虚热证。

如果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多为戴阳证,是虚阳上越的危重症候,就是常说的回光返照。

望诊中青色的临床意义

青色主寒证、痛证、淤血证及惊风证。 苍白而带青的面色,多为阴寒内盛,心腹疼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为气虚血瘀所致。

面部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最常见,往往是惊风的先兆。

望诊中黑色的临床意义

黑色主 肾虚、水饮证、淤血证。黑色为阴寒水盛的病色。

目眶周围见黑色,多属肾虚水泛的水饮病,或寒湿下注的带下证。 若面黑而干焦,多为肾精久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qAX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