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试结合实例谈谈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欢迎阅读!
![数学,谈谈,实例,结合,价值](/static/wddqxz/img/rand/big_37.jpg)
试结合实例谈谈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
【摘要】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
数学的历史。它不仅追溯数学内容、思想和方法的演变、发展过程,而且还探索影响这种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历史上数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数学史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数学内容,而且涉及历史学、哲学、文化学、宗教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内容,是一门交叉性学科。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教育
数学史既属史学领域,又属数学科学领域。最近几年,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价值研究,得到了数学界的广泛关注。把数学史与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相结合,将数学史现实化、生活化,能使学生更好、更深刻的了解数学,吸收数学的精髓,提升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上的发掘和创新。因此,当我们把教育史与数学教育实际相结合,教育史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有相当大的价值。
一、了解祖国数学史,提高民族自豪感
就数学发展而言,中华民族有着璀璨的历史岁月,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早在公元600年,隋代刘焯在制订《皇极历》时,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唐代僧一行在其《大衔历》中将其发展为不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还包括圆周率、割圆术、十进位制计数法、算经十书、勾股定理、(测高、远、深的方法)测量太阳高度、祖冲之~祖暅父子、秦九韶的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杨辉三角和剁积术以及珠算。其中很多的成就都是领先世界千年,对世界数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辉煌的数学史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这些数学史,了解数学史,不仅能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也能让学生更了解数学的发展进程,扩展学生知识视野。作为数学教育者的老师,了解掌握了数学史后,将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将结合,使数学史实际化,生活化,融合与教育教学中,不仅是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素材,更能让
学生学习古人钻研的精神,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的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中有些概念、理论的学习,确实比较单调乏味,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述,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比较无趣,提不起兴趣,学习效果就不能会好。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能结合所知道的数学史知识,因地制宜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让数学中的概念、理论等教学起来更生活化、实际化、生动化,给学生讲解知识的同时,扩展学生知识视野,以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述圆周率的知识时,教师结合数学史知识,加入祖冲之的个人传记故事,同时介绍圆周率证明的发展历程,早在汉朝时,张衡就得出π≈5/8,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出圆周率π≈3.1416,直到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在学习圆周率的时候,同时给学生补充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数学史知识,不仅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大大扩展学生的视野。我相信,同学们在知道了祖冲之的故事,了解了圆周率的发展史,一定能从中学习到认真钻研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品格。
三、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历史上每项数学知识的发生和认知都跟生活中的实践和应用息息相关的。数学知识中有很多方法、应用和宝贵的经验都要从数学史中慢慢发掘和体验。例如我们所熟知的自然数,它的产生与发展就跟人类生产生活分不开,自然数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知践中逐渐产生的。人类认识自然数的过程是相当长的。在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起初人们用手指、绳结、刻痕、石子或木棒等实物来计数。例如:表示捕获了3只羊,就伸出3个手指;用5个小石子表示捕捞了5条鱼;一些人外出捕猎,出去1天,家里的人就在绳子上打1个结,用绳结的个数来表道示外出的天数。这样经过较长时间,随着生产和交换的不断增多以及语言的发展,渐渐地把数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phy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