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论文

2023-02-03 11:4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文地理学论文》,欢迎阅读!
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理学近十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摘要:人文理学Human Geography)的发展历经知识的积累、学科的形成和理论的演

变、学科的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由最初的自成体系逐渐演变成如今几乎一致同意的系统分类。中国人文理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兴以来,开始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本文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容等几个方面介绍近十年来中国人文理学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简单的科学展望。

关键词:人文理学、中国、人地关系、发展趋势

人文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1理论的发展

1.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始终被视为人文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2]。从古代“天人合一”的协调思想演进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再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演进主线基本围绕人地关系和谐这一核心伸展。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全球性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人地关系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人地关系系统的性质及人地关系理论内涵在演进中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等等都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充分体现出人地关系论在指导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重大作用[3]

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是近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向。近年来一大批学者分别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不同层面,和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等不同切入点思考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基本特征、客观规律和学科分支等问题,实现了人地关系研究视角由单源切入向多源转化,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的转变[4]

1.2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

近年来,一大批致力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人地关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人地系统优化论、人地关系异化论、人地关系辩证论、人地太极图论、人地关系冲突论、人地关系危机论、人地关系错位论、人地关系协同论、人地差异协同论、人地协调共生论、人地协调阶段论、人地关系构型论、天地人系统论和人地关系分形论等。这些理论从正反两方面诠释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容,促使中国人地关系的研究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5]

1.3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同期 研究水平

在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有关人地关系理论研究与争论的过程后,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逐步淡化了对人地关系理论本身的创新性探索,转而将人地关系思想植入到解决全球性或地区


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中去。而在中国,除了将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等方式体现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之外,仍在继续探索人地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者们普遍把“以人为本”作为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切入点与重点,提出了人地系统中“人圈”与“地圈”相互作用的动态机理是模拟人地“最佳距离”,认为只有同时实现了人地系统的产业组织与空间组织的双重协调,消除了区域盲目竞争与冲突,才能实现经社会发展对空间区位的合理占据,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空间共生。这些理论探索和实践印证在推动人地系统由低级优化向高级优化转变、并与国际人地系统研究接轨的同时,推动中国人文理学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可以认为,中国人地关系理论研究在过去的几个世纪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通过漫长的赶超之后,在今天已经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同期理论研究水平。

2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人地系统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手段广泛应用于解决国家及区域发展问题。随着新型人地关理论的不断出现,理论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体系趋于多元化,定性研究方法、研究数学模拟方法、系统集成研究方法、人地系统的动力学模拟方法、非线性人地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3S技术研究方法、综合集成方法、制度创新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地系统的研究与区域发展的实践应用[6],解决不同时空尺度的国家、城市与区域发展问题及不同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研究内容的扩展

3.1开始进一步挖掘文化景观背后的多重意义

中国文化理学研究除继续关注聚落、建筑、农田等物质文化景观外,还关注地名、饮食音乐、美术、摩崖石刻等非物质文化景观,开始挖掘这些文化景观的多重意义[7]寻求文化多样中的一致性,透过物质景观表象探寻其背后的抽象文化识别文化基因和文化“遗传”因子,解读内含的深层次文化理念。

3.2尝试解读电影、小说、建筑等“文本”所表征的地方文化特征

文化理学的索尔学派主要研究生计文化层面的景观,例如谷仓、加油站等,通过这些景观在地表的分布来反映某种生计类型的空间分布。但新文化理学者开始将文化景观视作文本,认为它们如同文字、图画、影像等其他文本形式一样,表达了人们的某种文化理念。受西方新文化理学的影响,中国学者开始尝试研究电影、小说、建筑等所要表达的地方性或区域文化特征[8]

3.3开始关注小尺度文化空间及文化生产研究

中国大陆以往的文化理学研究往往将文化空间中的实体空间与抽象空间割裂开来,便是研究世俗民风等抽象文化事物,也只是停留在大尺度的区域框架中,缺乏对小尺度文化空间及空间生产的关注。近几年学者对小尺度文化空间研究开始增多,如对城市公共文化所、乡村公共空间、城市广场、城市文化街区、传统商业区等进行研究。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学者们不再仅仅注重空间的物质形式,而是开始探讨抽象文化生产文化空间所生产的文化不单体现在文化企业的产品中,还体现在地方的文化形象上。

3.4开展一系列地域文化认同的研究

近年来文化理学界对许多地方文化特征的研究,既包括对区域内单个文化特质的研究,也包括对地区文化综合体的研究。前者如对传统建筑饮食文化、禁忌文化等分析;后者如对海南岛区域文化、粤港澳区域文化、岭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等的探讨[9]。这些研究均着眼于确定人们认同的地方文化要素,但尚未触及到深层次的文化理学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yS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