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的患者治疗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2-12-25 22:51: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的患者治疗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欢迎阅读!
中西医,治疗方法,患者,障碍,生存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的患者治疗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42月~20168月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喹硫平+丙戊酸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观察两组疗效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双相障碍患者小柴胡汤治疗,可增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标签:双相障碍;中西医;生活质量

笔者抽取92例双相障碍患者进行观察,旨在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双相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完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3258岁,平均(44.6±10.5)岁;实验组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3359岁,平均(44.9±10.2)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医师给予患者喹硫平+丙戊酸钠治疗,喹硫平首次用药剂量为500 mg/次,1/d,根据病情增加用药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750 mg/次;丙戊酸钠首次剂量为100 mg/次,1/天,随后以100 mg的幅度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800 mg/次。



实验组:医师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小柴胡汤治疗,其组方为清半夏6 g,柴胡、黄芩、郁金、白芍、陈皮、制远志、六一散、石菖蒲各10 g生牡蛎、炒枣仁、生龙骨各15 g,茯苓皮、合欢皮各30 g。用水煎煮诸药,取汁服用,1/d,分早晚两次服用。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效果。

1.3 评价标准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精神障碍及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共90个项目,各项目采用五级评分制,即从无症状到严重症状依次计分012345分,统计两组总分。根据治疗前后SCL-90总分变化情况对两组治疗效果进




行评估。基本康复:患者治疗后SCL-90总分至少降低75%;好转:患者治疗后SCL-90总分至少下降30%;无效:患者治疗后SCL-90总分下降程度不足30%基本康复、好转患者所占比例表示治療总有效率。



采用WHOQOL-BREF量表对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评价指标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各指标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x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1 两组治疗效果观察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43%明显比实验组95.65%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估情况观察

对照组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明显比实验组低(P0.05,见表2

3

关于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1-2]神经内分泌、经免疫失常、遗传因素等与该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心理因素在该病发生发展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狂躁、抑郁是双相障碍的主要特征,如治疗不及时,会严重损害患者心理健康,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自杀倾向。常规西药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难以彻底根治该病。



祖国医学认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扰神明是双相障碍的基本病理,故临床治疗以疏肝解气、清热安神为主[3]。小柴胡汤具有豁痰开窍之效,方中柴胡具有益气降逆的作用,清半夏、六一散可安静镇静,牡蛎、龙骨可清热除烦,枣仁、远志、合欢皮具有安神养心的效用,白芍、郁金、陈皮、石菖蒲可通络开窍,诸药合用可清热解胆,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调摄情志,增强治疗效果。且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显著,表明中西医结合法可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帮助其及早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相障碍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泥书更.中西医结合治疗125例双相障碍的疗效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11120-121.



[2] 龙浩文,李梅枝,张宏耕,等.九味镇心颗粒治疗60例双相障碍共病焦虑症的临床观察[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201-20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R1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