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书籍——孩子的源头活水》,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书籍——孩子的源头活水
作者:桂晓兰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02期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92-01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读整本的书。”然而,部分学校或学生家长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强迫孩子“一心只读教科书”,使得孩子未能获得大量课外阅读书籍,从而导致其知识面狭窄、积累不足。那么,如何有效的让学生重拾课外书本,指导学生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提高阅读水平呢?笔者想谈谈几点初浅的想法和做法。 一、转变观念重视“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学科的。”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的确,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哪怕是身边的同学或者自己的父母等。这些令他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相当一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时所认识的。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二、激发兴趣我要“读”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从兴趣开始,学生只有对课外阅读充满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真正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 1.亲情阅读,点燃课外阅读的兴趣。亲情阅读,在这里指家庭父母子女之间,学校师生之间,班级同学之间的共同阅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可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从小为孩子心灵播下阅读兴趣的种子。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w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