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木匠精神传授课程定位》,欢迎阅读!
![木匠,传授,定位,课程,精神](/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1.jpg)
木匠精神传授课程定位
《礼记•曲礼下》曾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木工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和辉煌的历史,同时,木工又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绍兴作为一座历史名城,除了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建筑,而与古建筑紧密相连的便是木工工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传承着民族文化、技艺的木匠正在消失。在高等院校,更多的把建筑专业定义为“土木工程专业”,可见“木”曾经在建筑中所处的核心地位。但是可悲的是,现在建筑专业的学生已经对“榫(sǔn)卯(mǎo)”这个词语非常陌生,我们的视野已经被钢筋混凝土湮没。作为一名建筑专业的教师,觉得应该做些什么才对得起作为一名建筑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常言道,木匠出师需3年。反观手艺精湛的木匠在当今社会的不断消失,不正是“工匠精神”的一种缺失。重新在专业设置中开设以“鲁班木匠”命名的木工工艺课程,正是希望鲁班精神和技艺能够得到传承。中职学生长期处于后进生群体,极度缺乏自信,长期以来对自我的认识不清,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稍差,但是动手能力比较突出。木工工艺学习由于入门简单、上手容易、作品易呈现,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帮助其更好地树立自信心。
1、工匠精神的理解及传承
工匠是职业,是态度,更是一种精神。一天工而开悟,观 物象而抒臆,法自然为师,毕纤毫而传神。实训课程以“鲁班
木匠”命名,希望学生可以传承鲁班的工匠精神,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
2、木匠技艺的传承及创新
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木工技艺面临着失传的窘 境。而现代的木工技艺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吸收 现代技术成果,实现优质高效灵活的创造。“鲁班木匠”实训课 程正是将传统与现代木工技艺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充分发 挥传统手工技艺的匠心精神,同时适应现代技术革新的发展, 让学生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1、基本思路
鲁班木匠实训课程,一方面是以社会需求为向导,弥补当 前教育课程体系在木工技艺实训方面的缺少;另一方面,则是 要通过该实训课程,引导学生从最原始的木材出发,创造想象,
发挥动手能力,形成一个学与做统一的过程,实现中职学校课 程改革的应有之意。我们希望通过对鲁班木匠实训课程的开发 与探索,摸索出适合中职学生“零基础入门”的木工课程体系。
2、主要内容
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深化课程体系建设,顺利完成从点到面 的实践研究。该课程体系不仅包含了校内实训课程的教学与练
习,同时还可以囊括企业的顶岗实习和社会公益项目的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h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