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芒种的来历和风俗

2023-04-11 15:4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芒种的来历和风俗》,欢迎阅读!
芒种,来历,风俗,关于


关于芒种的来历和风俗





关于芒种的来历和风俗 芒种节气来历

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出独特的文化。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75°,于每年公历65-7日交节。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它是古代农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对于庄稼人老说这个日子很重要。 芒种节气风俗一煮梅

梅子,酸酸甜甜十分可口。芒种一般在每年的五六月份,此时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天然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降血脂,消除疲劳、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是夏日难得的清凉之物。但是新鲜的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入口,煮过的青梅却酸甜可口适合食用。三国时期就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我们可以当作饮料来喝。 芒种节气风俗二植菱

菱角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作物。芒种期间种植菱的好处很多,新鲜的菱角性甘凉,煮熟者性甘平,可代谷充饥。菱的根茎可当蔬菜食用,菱角壳又可入药。老而坚硬的黑色菱壳,烧成灰后,以香油调敷,能治疗头面黄、水疮、无名肿毒等。如果把菱捣烂浸泡,澄出粉,食用后可以补脾胃,强脚膝,益气耐饥,健力行水,去暑解毒。取菱粉和米制成粥,能益肠胃,解内热。乡间人们常将菱蒸煮后晒干,剁米为炸、粥、果,贮藏起来可以代替粮食用,较嫩的菱则可以直接上


市出售。菱不仅可以增加农家的经济收益,而且能够备荒,种植非常容易,不需要多大资本。做法也是多样的,而且做出来口感都是十分爽口的。 芒种的气候变化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 1、雨量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芒种前后若遇连阴雨天气及风、雹等,往往使小麦不能及时收割、脱粒和贮藏而导致麦株倒伏、落粒、穗上发芽霉变及“烂麦场”等,使眼看到手的庄稼毁于一旦。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芒种

芒种时节,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适中的梅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但若梅雨过早,雨日过多,长期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也有不良影响,尤其是雨量过于集中或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

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2、气温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般来说都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位于黑龙江北部的嫩江,在1971200030年间,最热的一天37.1℃,就出现在芒种期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b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