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别》,欢迎阅读!
![送别](/static/wddqxz/img/rand/big_121.jpg)
《送别》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送别》 教材分析
《送别》是李叔同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是一首段体的歌曲,D大调,中速深情,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学习演唱歌曲《送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情感目标: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对歌曲意境的理解,并用歌声表达。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展示)
1.教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的歌名是什么?(童年)童年是一首什么歌曲?(校园民谣).什么是校园歌曲?(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学堂乐歌)
2.介绍学堂乐歌 二十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了向同学们进行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外,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封建迷信的。
3.教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
二.学习歌曲《送别》
1.多媒体播放《送别》,学生欣赏。(课件展示)
2.教师: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就是我们刚才在视频播放出中现的人物。 3. 介绍词曲作者(课件展示)
李叔同(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浙江平湖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戏剧活动家。1880年9月生于天律, 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 “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忆儿时》 、《春游》、《留别》、《早秋》等。 4.分析歌曲(课件展示) 节拍 四四拍子 速度 中速稍慢 力度 中弱
情绪 忧伤 惆怅 深情 5.唱一唱(课件展示)
(1)5 3 5 ⅰ- ∣6 ⅰ 5- ∣ (2)5 3 5 ⅰ. 7 ∣ 6 ⅰ 5- ∣ 6.试唱全谱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W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