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欢迎阅读!
![自信心,小学生,培养,如何](/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8.jp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作者:和顺花
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2期
摘要:在小学阶段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知识,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良好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其中自信心和进取精神是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格的核心,也是一生做人的基础。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要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让学生们到生活的大海中去搏击,去奋斗,充满自信的面对现实,走向属于他们的未来,走向胜利和成功。
关键词:自信心;激励评价;个体差异原则
下面浅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要构建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教师要做到和学生平等相处就要尊重学生。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感情的、发展中的、有差异的人。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特别是对“特需生”和“学困生”。例如,我刚刚接手的四年级这个班有个比较特殊的女同学名叫和圆圆。由于家庭原因,母亲过世早,本来从小就缺乏母爱的她,对学习没有信心,学习也就越来越吃力,不善于动脑,不善于沟通交流,整天我行我素,几乎没有养成写作业的习惯。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信心。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糟。根据她的特征,我对症下药地做了一些工作:
1、用“爱的效应”经常找她谈心,随时掌握她的动向,及时给予正确疏导。用温暖去医治她心灵的创伤,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她精神的污垢。使他们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关心着她,从而使她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勇于与困难挑战,对学习数学充满了热情。
2、与学生平等相处就要学会理解,真正走进童心世界,给她们更多的宽容与耐心,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学生有很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尊重。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对待学困生以及特殊家庭的孩子,即使学生在某些方面产生“出格”的表现。我们也不能只想到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对学生批评训斥,造成课堂气氛很紧张导致教学效率很低。
第二老师要遵循激励性原则。
激励原则指的是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对学生的正面鼓励与积极评价,让学生在成长中看到希望,感受成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增强信心克服消极因素。儿童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同伴的肯定以及赏识。作为小学的启蒙教师更应该是“扬长教育”,对孩子的优点给予及时的积极的鼓励,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并且努力去争取做好,从而激活他们的进取心,在激励中不断发展。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看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让学生形成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比如让他们在一定的公众场合“亮相”,当他们取得成功时哪怕只有是微小的进步,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可以采取以下几个不同方式:
1、即时表扬;就如我们班有一位男同学学习成绩没那么理想经常遇到老师都会回避从来不敢问作业,但体育活动样样是他的强项,每次学校运动会他是全校中拿到奖项最多的学生。因此,我随时跟他谈心,在学习文化课上也要像体育课上一样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要对自己有信心,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或者随即竖起大拇指表示:“你真棒”他也会意的
点点头笑了。之后,我经常关注着他,在课余时间就会来找我问作业,来交流,这样过了几个周,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态度也转变了好多。最后毕业的时候还考上了比较理想的学校。现在已经担任起学校的足球教练员.因此我们千万别小看表扬的作用,能够鼓励孩子更有信心,鞭策孩子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
2、巧用“小星星”。每天的作业质量最优秀的记一颗星,(包括课堂、家庭作业)每个月累计下来获得的星星颗数比较多的而且比上个月有所进步的同学给予物质或精神上鼓励。
3、作业本上谈心。老师在每次批完作业后给学生批注上合适的评语,特别是学困生上更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例如,“加油”“很不错”“你真棒”使他们有信心跟上其他同学。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涨。收到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三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承认差异性原则。
差异原则就是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但是在学生教育中,教师经常爱说“恨铁不成钢”。例如就针对我们班学生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大部分同学是学得比较好,但也有个别同学学习很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业没有认真完成,经常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果对所教的学生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都想其成为“钢”。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铁矿石的含铁量是不同的,并且也不是所有的铁都能够炼成钢,在现实生活中钢有钢的用途,铁有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用“一刀切”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不会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主要的责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到达自我发展的上限,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看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只有这样才会减少整个班级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课堂教学就会展开得越来越顺利。教学成效就越来越好。
总之,要培养好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我们教师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深入挖掘学生潜力,通过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才能够培养出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给学生的人生撒下一片自信的阳光,最终取得成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L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