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与教养》教学案例—情绪》,欢迎阅读!
情绪
1. 宝贝情绪发展特点
婴幼儿的情绪发展从新生儿就已经开始,但是这种情绪反应更多地与婴儿的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密切相关,是一种由强烈的外界刺激引起的婴儿内脏和肌肉的节律性反应。随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愉快和不愉快两极,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分化,愉快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好奇,不愉快的情绪则分化为愤怒、厌恶、恐惧和悲伤等。到2-3岁,婴儿的情绪逐渐成熟,与成人的情绪基本没有太多区别了。所以,2-3岁的宝贝通常都是人小鬼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
2. 宝贝情绪表现 快乐
宝贝的表现:
* 出生不久的婴儿听到平缓的声音时会睁大眼睛,出现微笑;当成人与宝贝说话时,会注视大人的面孔,哭泣的时候停止啼哭;吃饱喝足之后,双眼还会愉悦地打量着周围的世界,不时地晃晃胳膊蹬蹬腿,偶尔还会发出咯咯的笑声。
* 3个月后,每当妈咪亲吻、拥抱宝贝时,脸上会露出微笑,并且咿咿呀呀地发出声音回应妈咪。
* 1岁左右的宝贝快乐的情绪表现得更为明显,每当妈咪突然出现在面前,会高兴地笑着扑向妈咪的怀抱。
* 2-3岁的宝贝自理能力越来越强,每当做成什么事情而受到表扬的时候,会高兴得连蹦带跳,并且总想找机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快乐情绪表达出来。
3. 宝宝哭闹的心思有哪些
在宝宝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思之前,只能用简单而直白的哭声表达复杂多样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因此,解读宝宝哭闹的心思成为新妈妈的一项基本功。
1)生理性需求
这是宝宝表达哭闹心思的常见情况,饿了、渴了、热了、冷了、尿布脏了或湿了、周围太吵了、光线太亮了、蚊虫叮咬了……这些外在因素都可能造成宝宝的身体感觉不舒服,他需要妈妈帮助自己做出调整,所以他用哭闹呼唤妈妈的到来。
2)心理性需求
不要以为刚出生的宝宝就像一个小动物那样只有生理需求,其实他已经是一个活泼的小人了,自然有着自己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当他身体上感觉很舒服的 时候,他的心理却还有可能闹别扭,例如睡觉前哭闹一会儿,这样能让妈妈多抱一会儿;自己躺在小床上有一阵子了,妈妈怎么还不来呀,用哭声喊两嗓子吧;我不 要阿姨陪我玩,妈妈呢?我就要妈妈!妈妈在抱别的小宝宝,这样绝对不行,妈妈再不过来,我的哭声就要划破长空了……
父母应该怎样教育任性的孩子
一、小孩任性的教育方法
1. 小孩任性怎么教育之哄劝教育法
对于孩子任性发脾气,会产生情绪兴奋、激动、大嚷大叫等情绪。这时,父母们要耐住性子,采用哄劝的方法,声音尽量温和的态度要求孩子停止继续下去,让孩子安静下来。待孩子平静后,再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注意语调要平稳,要坚决。但不要用责备的口吻。只要让孩子明白道理,下次一定不会经常发生此类事情了。
2. 小孩任性怎么教育之不予理睬法
父母带孩子去购物或游玩的时候,孩子看见感兴趣的东西,就会像父母索要,当父母不给买时,孩子就会出现嘀嘀咕咕、纠缠不休等行为,这种情况是经常见到的。家长可以故意不加
注意,装作没有听见或者暂时离去。这是一种避免孩子可能出现闹事行为的有效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要收到好的效果,家庭中所有成人必须一致,同时采用不予理睬法。当孩子平静以后,对他也不能迁就让步,应当像没有发生事情那样,不予理睬。
3. 小孩任性怎么教育之说理教育法
父母应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讲清道理,讲时握住他的手,注视他的眼睛,让孩子专心地听,感受到父母的爱。如孩子因任性犯了错误,谈话时可以用“真羞”、“难为情”之类的话,使其产生一种羞愧意识,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矫正自己的行为。
4. 小孩任性怎么教育之激将教育法
一般任性的孩子好胜心和自尊性较强,喜欢听表扬,说他有本事就高兴。家长抓住并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平时不能控制的任性表现,有可能在“我偏会”、“我偏要”的心理状态下得到克制。
5. 小孩任性怎么教育之委托教育法 孩子喜欢帮大人做事,以表示自己能干。因此,当孩子任性发作时,家长可有意识地让他去做平时他所喜爱的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既可使孩子摆脱任性产生的情景,又可让他因受到信任而产生满足感。
二、孩子任性的表现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3-8岁的孩子大都学会使用以下的四种“手段”。 1、哭闹:为了实现自己的要求,哭闹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而很多父母怕的就是孩子这一招。一旦孩子哭闹起来,父母马上缴械投降,不但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常常“超额”完成“任务”。
2、哀告:乞求孩子是可爱的,当他向父母哀告乞求要某样东西时,没有几个父母抵挡得住他的温柔进攻。
3、死缠烂打:“持久战”的理论对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的目的是要用“磨”来让父母答应他的要求,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赌气噘嘴、不说话、摔东西、不吃饭……孩子赌气的时间,一般持续得较长,因为孩子已掌握了心理战的秘诀,没耐心的父母只好举手投降。
三、导致小孩任性的原因
1、无原则的纵容、娇惯。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很多孩子活在当下的幸福中,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许多家长对幼儿的要求诚惶诚恐,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无节制、无原则地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的教养方式,孩子肯定会变本加厉。
2、幼儿自制能力差。小孩子的自制能力都是比较弱的,幼儿控制能力差,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及刻板性。父母用训斥、打骂等方式回应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对抗父母,因而助长幼儿的任性行为。
3、父母的回应方式过于粗暴。当宝宝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时候,父母如果不问缘由地训斥、打骂等方式来回应,也会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因而助长幼儿的任性行为。
4、父母没原则、没耐心。孩子有时候会一直闹一直吵,有点父母会感觉烦,认为“反正教了他也不会听”、“孩子还小,不懂事,等他大了自然就会好的”,而不再坚持。最终令孩子觉得只要一直吵闹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父母还是要有耐心一点,坚持原则。
四、3岁小孩的家教方法 1、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孩子3岁了,模仿能力很强,这时,家长想教育好孩子,需要从自身做起,比如吃饭不看电视、不多说话,早睡早起等,孩子看到家长的做法,也会跟着学习。
2、 多让孩子参与实践
3岁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在教育孩子时,要多让孩子参与实践,比如让孩子自己拿碗筷、
搬凳子等,要让孩子体验到动手的乐趣。但是一些危险的事情,比如拿热水杯等就要小心了,大人必须帮忙。
3、多通过游戏教育孩子
3岁左右的孩子非常喜欢游戏,通过游戏教育孩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适合那些不喜欢被管教的孩子,通过比如模拟厨房等游戏,让孩子学会做家务等。
4、把握一切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育
父母要经常对孩子说:人的很多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有的时候,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当孩子放弃了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时,父母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感,促使他产生更多的积极行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