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彰显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欢迎阅读!
疫情防控阻击战彰显强大社会动员能力
作者:徐 琛
来源:《求知》 2020年第4期
徐 琛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的危机和考验,我们党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宗旨观念,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八方资源紧急支援,聚合各方力量联防联控,相关部门人员全力以赴,充分发挥危机状态下我国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保障。中国疫情防控总动员是在一个国土面积接近整个欧洲、人口占据世界五分之一的国家在短短的时间内快速实现的,行动之快、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前所未有,连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发出感叹,“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这是中国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的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现,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一、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高效激发疫情防控社会动员的政治保证
能否有效开展社会动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个衡量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天然优势,高效快捷的社会动员机制是这一制度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突出体现。我国的紧急社会动员机制经过抗洪救灾、汶川大地震、“非典”斗争等多次重大危机的考验,在各种实战中逐步完善,已形成高效成熟的体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这一体制机制有效运用的政治保证。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势态急、范围广、任务重,单靠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地区的力量都远远不够,必然是一场全国动员、全民参战、集全国之力才能制胜的重大斗争。从医疗人员到后勤保障人员的配备,从疫情防控物资到人民基本生活用品的保障,从疫情中心到全国各地的联防联控,各项政策措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环节都需要统筹兼顾,协同联动,才能实现打赢疫情防控战争的整体目标。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疫情关键时刻发挥了“定盘星”和“主心骨”的作用,保证了整个国家行动的一致性和高效率,为紧急社会动员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密集性地召开会议专项研究防范新冠肺炎疫情事项,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进行系统的重大战略部署,向全党全军全国下达了迅速行动起来的动员令。在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下,社会动员组织机制迅速启动并发挥作用,全国一盘棋的防控格局同时同向发力,人力、物力、财力快速向武汉聚集。为切断传染源,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当机立断封闭外出通道,各省份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四万余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湖北,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各地市,三个院士团队、全国22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战斗在最前沿;各类疫情防护物资、药品、食品等纷纷捐向疫情严重地区;全国各地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网络迅速建成……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举国行动高效有序运转,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形成,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疫情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疫情防控社会动员的共识基础
共同利益是社会动员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特征,任何危机时刻我们党都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事情。只有紧扣住这一中心关切点,才能将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动员起来,参与到与每一个人都利益攸关的疫情防治斗争中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求各级政府紧紧扭住城乡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点,倾尽全力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切实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遏制疫情扩散输出,以一系列切实有效的行动实践着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诺言。
为了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全国约一成重症医护资源聚集武汉,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使得病死率很快从最高点的9%下降到4.4%;为了保证应收尽收,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紧急开建,十天时间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其后不到六天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一个月内16家方舱医院建成,达到了“宁可让床等人,也不要让人等床”的要求;为了不漏掉一个病人,湖北省武汉市等重点地区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对“四类人员”情况进行清底摸排;为了保障群众不会因为医疗费用问题而延误救治,医疗机构优化收治转诊程序,先救治、后收费,各级财政已投入1087.5亿元(截至3月2日)疫情防控资金。从党中央到各级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各种规定要求、各个环节设计都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为人民群众自觉、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是疫情防控社会动员的无声号角
榜样的示范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强化民众对社会动员的政治认同,从而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投入到共同的事业中去。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不惧牺牲、冲锋在前,抛头颅洒热血,以“我先上”的自觉赢得了中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去。承平时期,虽没有战争,却有各种各样急难险重的考验。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口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身先士卒才能动员和组织群众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
新冠肺炎疫情就是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危难关口。疫情爆发后,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把疫情防控战场作为履职尽责、党性锻炼的考场,主动担当、争打头阵,用实际行动把“为人民服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写在了疫情斗争的最前线。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坚持有力的领导,“在中转站设立党员示范岗”“将临时党支部设在隔离病区”“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支部组建抗击肺炎应急第一梯队”,党组织争做防控一线“主心骨”;“危难时刻,党员冲在前面这个原则不能变”“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党员就是要把最危险的地方留给自己”“我是党员我先上”,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哪里最需要、哪里最辛劳、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挺身而出。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旗始终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鲜红的党旗既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战斗旗,又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带动群众的指挥旗,是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希望的信心旗。党员模范榜样的带头作用就是无声的动员令,它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动员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
聚集,愿意在党的领导下构建起防范疫情的钢铁长城,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共同努力、共同奋斗。
四、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构建全民自觉参与格局是疫情防控社会动员的成功标识
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是衡量社会动员效能的根本标志。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快、感染性强,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生命健康的威胁。任何一个人的不在意和疏忽,都可能危及自身及周
边广大群众。因此,疫情防控必然是一场人民战争,人人有责、人人必须尽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作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力军,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参与程度是能否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而做好人民群众的宣传、解释、组织工作是疫情防控社会动员的首要环节。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家国、集体的民族,对国家和集体有着高度认同感与强烈归属感。中国人民深刻地认识到,个人命运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人民群众都是顾大局的,在困难面前、危机关头,只要主动向群众做好宣传解释,把问题讲清楚、把困难摆出来、把道理讲明白,就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再大的困难都能被克服。实践表明,每逢重大挑战与考验,中国人民总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都离不开我们党扎实充分、细致耐心的宣传、解释工作。
疫情爆发初期,在党中央及各级政府全盘统筹与战略部署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将群众的宣传解释动员工作放到突出位置上。快速建立起信息公开、共享制度,全天候、多层次、高密度向人民群众通报疫情的权威信息、联防联控措施和防控疫情的成效,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群众自身需要做什么,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正视疫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邀请专业部门、专家学者回应群众的各种疑问和关切,廓清模糊认识,引导和纠正错误看法,让群众放心;积极传播各种正能量,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一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奉献事迹,激发群众的参与心。不隐瞒疫情,不讳医忌疾,坦诚的态度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务实有效的宣传工作成功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共同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人民群众自觉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控战场,以各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奋不顾身地抢救病人的医务人员,放弃假期加班加点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主动请缨参与各项服务的志愿者,坚守岗位的人民警察、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快递小哥,春节假期遵守规定“宅家过年”的普通群众……14亿人紧密团结起来、积极行动起来,构建起了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最大防疫共同体,以微薄平凡的力量共同夯实防控疫情的基石。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张 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YA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