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岭院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大学食堂的经济学分析》,欢迎阅读!
大学食堂的经济学分析
一、
食堂的管制:完全垄断到寡头垄断
学校这个社会其特殊之处在于其所有行业进入壁垒绝对高,食堂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大学食堂处于完全垄断地位,许多大学的食堂都不会超出一家,如果过多进入则不能赢利,还有重复建设之嫌。 随着大学扩招的进行,学生人数超过两万的已经不少见了,也即学生人数几乎增长了十面越来越不适应大学扩招的要求了。学校也开始考虑放倍。另外合并潮的出现,大学城的出现,使许多大学被划割为几个相隔遥远的校区,不增加食堂更不现实了。这一切从客观上大大刺激了学校饮食业的发展。食堂的独家垄断局松规制(deregulation),形成了的寡头垄断的状态,有效竞争局面正在形成。 二、食堂的位置:非帕累托最优
学生们选择余地增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食堂,福利也大大增加。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学里的食堂一般不会全挤在某一点经营?恰恰相反,各食堂星罗棋布,相隔遥远。如果某学生所偏好的食堂偏偏离他宿舍最远,由于皮鞋成本(shoe leather)的存在,他也许会就近选择口味其次的食堂。根据帕累托最优原则,这种产业布局似乎不是一个均衡。这种产业布局之所以不合理,首先是因为它不是自由竞争的结果,而是行政规划的结果。学校对一家新进入食堂的审批,一个主要参考因素是它的选址,如果学校的某片区已经有了一家食堂,学校一般不会批准食堂再进入该片区,而会优先考虑还没有食堂的片区。学校的这一规制思想主要缘于其父爱主义使命,因为学校必须考虑到减少学生的皮鞋成本以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但根据我们的分析,这种管制也许是无效率的。其次,任何一所学校都有一些口碑较好的食堂,也有一些口碑较差的食堂,也即一些食堂被大多数人所偏好,而另一些食堂被大多数人厌恶,因此口碑差的食堂避开口碑好的食堂,而利用皮鞋成本的节
约去挖掘新的消费者群,或许不失为一个较优的策略。 三、食堂定价:价格歧视
一般来说,学生与学生之间差异较小,而且食堂之间的距离也不能够有效的割断市场,差别定价收效甚微。很少见到食堂里有数量歧视或者身份歧视等定价策略。但是各大学的“教工食堂”去一般会使用了另一种口味歧视的定价策略,而且一般会取得了成功。选址在学校的教师住宅区内,主要面对教师和研究生,饭菜口味较好,但饭菜都较其他学生食堂稍高。在教工食堂里,荤菜一般2—3元/份,素菜一般0.7 —1.0元/份,饭0.5元,因此以一饭一荤一素计算,每一顿饭至少得花3.5元。这比其他食堂一般学生的消费约高出1元。但该食堂另设三种2.0元、2.5元、3.0元的套餐,内容分别为一小荤一素、两小荤一素、两大荤一素,但必须由工作人员自由打菜。这样一来,套餐消费者每顿的饭菜,都取决于打菜工作人员那只“颤抖的手”,因此这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为避免风险吸引消费者,假如该食堂允许套餐者消费者点一种菜,或者排除一种他最厌恶的菜。事实证明,这种半点菜式的套餐很成功,自推出之后,点菜者倒不如自由打菜者多了。对于对各种菜偏好差别不大(不挑剔)的消费者,这种半点菜的套餐是一次福利改善,因为他对各种菜偏好相似,而现在花钱更少了,菜的种类反而多。对于挑剔者即必须点菜的的消费者,这项措施似乎也没有明显的福利损失(菜价不变)。但这其实是对挑剔者的价格歧视,因为他们打到同样的菜要花更多的钱。当然食堂也不会吃亏。这项措施的最明显的好处在于食堂能更好的规划每天的预算,打菜工作人员有一项不言自明的任务,即尽量把所剩较多的菜打给套餐消费者,这样食堂能够减少自己的浪费。但这里还是有缺陷的,即食堂把自己的浪费转移到了套餐消费者那里,由于打菜工作人员总是倾向于把所剩最多的菜打给套餐消费者,而所剩最多的菜更可能是不受大众偏好的,因此套餐消费者很可能会打到自己所厌恶或者不那么偏好的菜。这样这个食堂的剩菜总是最多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o6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