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考色彩静物默写有路可寻》,欢迎阅读!

高考色彩静物默写有路可寻
色彩课程是美术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美术专业招生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几年前,国内美术类院校的入学色彩考试基本以静物写生为主。而近几年,随着色彩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的改革,不少艺术院校美术专业的入学考试由“色彩静物写生”悄悄向“色彩静物默画”转变。有些院校是出于减少考务工作的压力,有些院校则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认为静物默画有利于发现艺术修养高、有丰富想象力和记忆力并有较扎实功底的考生。总之,默画考试近年已逐渐形成一定的趋势。所以,作为美术专业的应考需要,考生除了具有一定的静物写生基本功外,还必须较好掌握静物默画的一般规律和技巧,解决色彩静物默画考试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
一般来说,色彩“静物写生”相对于“静物默画”。前者提供了可视的静物、衬布、光线、色彩及规定的构图样式,考生可以依据对静物的综合感觉,选择你合适的作画角度完成作业;而后者则没有可视的静物对象让你作为参照。通常考题只有一段文字来描述个体静物的品种、造型特征和色彩特征,规定出衬布以及其他相关的要求,考生必须依照文字的要求来完成应试作业。静物默画考试是对考生的理性知识、形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造型能力、色彩感觉等方面的素养作更深层次的考察。它需要考生对色彩静物绘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甚至是对生活的理解。考生不仅需要了解单个静物表面的形、色特征,而且要理解这些物体相互组合的内在关系。由于大多题型是以文字来表达的,理解题意是把握考题总体要求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考色彩静物默写难于静物写生,但也有路可寻。首先,要理解题意:要合理的设计出静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如物体的大小关系、高低关系;画面色调的明暗、冷暖关系;客观地表现出色彩静物的光、色原理,敏锐感受构图形式,反复思考题目的各种美的构成的可能,运用画面素描里的各种因素——例如黑、白、灰的构成关系,理解其他与视觉艺术相关的规律等等。
其次,考生必须有一个扎实的色彩静物写生基础。这个基础需要通过多次写生的“量”来配合,考生的水平才会有“质”的提高,在静物默画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就是说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写生作业来提升绘画技巧的质量,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考生要勤于实践色彩静物作业写生,熟练掌握色彩(水粉和水彩)的工具性能。当然,仅依赖写生还不能完善你的默画技巧,还要配合写生做一些辅助练习,并不断地总结得失,例如可以在写生作业完成后,利用刚刚获得的写生感觉做一些小幅的记忆画或变体画的默画,以此来巩固你对构图的把握,对物体形态和色彩的记忆和理解。此外,经常观摩欣赏、分析优秀的色彩静物作品,多阅读有关美术理论书籍,也是直接和间接提高默画水平的重要途径。
最后,考生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每一个美术考生要注意培养自己这个良好的习惯。绘画是一种带创作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平时对生活景物的观察积累如同观察社会同样重要,可以说,考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去注意观察人的日常活动和生活中平常事物,在任何形式的考试中都将是被动的。要知道每一个类似自
然千凡的物体,它都包含着美感形态,如不注意,有些细微的美感形态就会稍纵即逝,忽略了它的细微之处很可能忽略了它的全部。因此,只有通过长期细心地观察,脑海里逐渐积累物体造型的基本特点,积累许多不同类型、不同质感的物体形象特征和色彩特征并在写生实践中去掌握对各种物体的不同表现方法和技巧,锻炼出对色彩调子的把握能力,培养起精明的审题能力和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较高的审美能力,在静物默画应试时才能驾轻就熟,才有可能使你的试卷作业在众多的考生中别具一格,赏心悦目,取得理想的成绩。
尽管入学考试由“色彩静物写生”向“色彩静物默写”转变,难度增大,但只要功夫深,你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y1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