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线制定方法研究综述

2023-12-01 10: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贫困线制定方法研究综述》,欢迎阅读!
贫困线,方法研究,综述,制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贫困线制定方法研究综述

作者:李小奎

来源:《商情》2013年第30

[摘要]

本文依次对市场菜篮法、恩格尔系数法、一天一美元法、马丁法、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法五种主流的贫困线制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同时提出相关结论和建议,以便促进国内贫困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

贫困线;贫困线制定方法 一、引

贫困问题一直是发展经济研究的重点,也是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贫困研究的核心包括贫困识别与贫困度量两个方面。相对于贫困识别,贫困度量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然而贫困识别的困难制约着贫困问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贫困线的设定问题。如果在研究中使用的贫困线不同,那么识别出的贫困人口也会不同,则基于测算数据得出的推论就会不同。张全红和张建华(2010)的研究发现基于不同贫困线标准的贫困程度相差悬殊。夏庆杰等(2007研究表明 19882002年中国城镇绝对贫困人口呈下降趋势;而陈立中和张建华(2006)的研究则表明19862000年中国城镇绝对贫困人口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贫困线制定方法的确定对贫困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对贫困线制定方法进行梳理,依次介绍市场菜篮法等五种主流的贫困线制定方法。 二、贫困线制定方法 (一)市场菜篮法

市场菜篮法首先要求确定一张生活必需品清单,内容包括维持社会认定的最低生活水准的必需品的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市场价格来计算购买这些必需品所需要的金钱,加总起来即贫困线。市场菜篮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便于观察。缺点是对放入菜篮子的食物种类存在争议,且存在争义的项目往往会被搁置起来,使得使用市场菜篮法得到的贫困线偏低(祝梅娟,2003)。

(二)恩格尔系数法

恩格尔系数法是以恩格尔定律作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测算贫困线的方法。美国学者Orshansky研究美国贫困问题时将恩格尔系数引入贫困线的测定中,采用美国农业部所制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食物支出标准作为食物贫困线,确定食物贫困线之后,利用恩格尔系数确定其占全部支出的比例。王振军等(2009)采用恩格尔系数法对甘肃省农村贫困线测定发现,甘肃省现行的农村贫困线过低、贫困人口规模庞大。陈亮(2012)分别采用恩格尔系数法和基本生活支出法对厦门的贫困线进行了测算,并与厦门现行的标准进行了对比,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三)11美元法

世界银行为了比较各国的贫困状况,对36个有贫困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进行了研究,发现12个最贫困国家的贫困标准集中在275 370美元之间,因而它在1990年采370美元作为衡量各国贫困状况的国际通用标准。按198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每年370元的高贫困线被简化成11美元的贫困标准。 (四)马丁法

马丁法是由世界银行专家马丁·瑞沃林的一种贫困线测定方法。马丁法法要求在确定基本食品支出的基础上,通过有关统计资料建立总支出与食品支出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而计算出贫困线。马丁提出计算高、低两条贫困线:低的贫困线即食品贫困线加上最基本的非食品需品支出;高的贫困线是那些达到食物线的一般住户的支出。张全红(2010)运用马丁法测算了近年来中国农村的贫困线标准,结果表明,农村实际贫困线要比官方公布的低收入线要高出1倍,贫困人口也要大得多。

(五)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法(ELES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法是由经济学家郎茨在线性支出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推出的一种需求函数系统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该系统假定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的需求两部分,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利用收入与二种支出间的函数关系,结合最小二乘法估计便可以得出贫困线。骆祚炎(2006)利用ELES法分别得出了城镇和农村的贫困线,并通过对比发现该法所得出额与国际贫困线标准要低,甚至比某些国际标准要低很多;但又比官方贫困线布的贫困线要高。印凡成等(2011)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贫困线制定方法的文献,依次介绍了市场菜篮法等五种贫困线的制定方法。通过对各类方法的梳理认为贫困线的研究要以贫困的概念为基础,各种贫困线方法是将贫困概念量化的技术步骤,贫困线研究不能脱离贫困的实质,否则也就失去了研究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结构不平衡,所以选择具体的贫困线制定方法时要考虑多个方面。首先要考虑要考虑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与福利要求,同时要兼顾地区发展水平、物价波动等因素;其次要考虑到方法的理论完备性、数据的可获得性、计算的复杂性及可操作性。最后要考虑政府及公众的接收程度。结合上述因素,笔者认为混合的贫困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制定方法即将各种制定方法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应该是未来的贫困线制定方法研究方向,应该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统计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26

[2]陈立中,张建华.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经济2006 8

[3]骆祚炎.利用线性支出系统 ELES测定贫困线的实证分析兼比较几种贫困标准[J].当代财经,2006 3

[4]马丁· 瑞沃林,2005:《贫困的比较》,赵俊超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5]王振军,牛叔文,陈辉等.基于食品消费的农村贫困线测定分析以甘肃省为例[J].人口经济20091

[6]魏章进,韩兆洲.最低工资标准测算的一种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85 [7]夏庆杰,宋丽娜.中国城镇贫困的变化趋势和模式:19882002[J].经济研究200749

[8]印凡成,刘丽莹,黄健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J].统计与决策,20114 [9]张全红,张建华.中国农村贫困变动:1981-2005——基于不同贫困线标准和指数的对比分析[J].统计研究20102

[10]祝梅娟.贫困线测量方法的最优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36 [11]张全红.对中国农村贫困线和贫困人口的再测算[J].农村经济2010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k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