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辛弃疾的词

2022-08-10 09:14: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读辛弃疾的词》,欢迎阅读!
辛弃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读辛弃疾的词

作者:文先国

来源:《新阅读》2019年第06

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原本是山东人。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国破山河在,其家乡已是金的领地。无可奈何之下,青年时期的辛弃疾,毅然投入英勇杀敌的行列,为报效国家,不惜生命。后来他一生辗转,在其生命后期的二十多年,寄籍江西铅山,以至寿终正寝,告老并将灵魂安顿于海内外十分知名的鹅湖书院南永平镇的彭家湾。无意中错把他乡当故乡的辛弃疾,铅山也因而成为他真正意义上的故乡,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词人的辛弃疾,一生留下词章六百余首,其中在铅山留下的词作超过三分之一,尤其是在铅山瓢泉的那最后十年,留下的词章更为丰富。辛弃疾在铅山的诸多词作,无疑也是中国宋代文学文化)遗产中最有价值的篇章。而对于辛弃疾这个入籍铅山的远客来说,自然也是信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最好的家国情怀的遗存。因此,我就把辛弃疾当作铅山人。如果从中国文化历史上留存的情况看,特别是为自己的家乡留下诗词文章印记的,如辛弃疾于铅山之丰富,当属华夏罕有。辛弃疾在词学创作以及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巨大贡献和影响,一百年来,海内外学术界研究辛弃疾文学遗产的诸多学者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下面盘点近一个世纪以来稼轩词研究成果来分析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贡献。

以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12月第一版,印数二十万册)为例。本书收录有自唐、五代、宋词185家共697首词作(唐与五代词作较少,以宋词为主)。在宋代词人作品中,收入较多的词人及篇(首)数分别有:柳永21首,张先11首,晏殊9首,欧阳修16首,晏几道17首,苏轼28首,秦观16首,周邦彦19首,李清照25首,陆游15首,辛弃疾37首,陈亮10首,姜夔14首。参加编写《唐宋词鉴赏辞典》的学者,皆是二十世纪词学研究方面的专家,选入词作鉴赏词条考究严谨,应该是非常有权威性而且影响较大。我们知道,宋词人物很多,入编者皆有大名。然而即便有大名能够入编十首以上的却很少。像被研究界推崇的北宋早期婉约派词坛领袖人物的晏殊都不到十首,只有柳永、苏轼、李清照三大词人超过二十首,唯独辛弃疾一人以三十七首为最。为什么宋代词人中,以选作品量留存并不特别多的辛弃疾词章为最,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辛词不仅词作好,而且体现家国情怀的进取精神和正气凛然的风范尤为浓烈。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是一个在八十年间先后出版修订又出版的一部辛弃疾词研究极有分量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著。这部专著1978年重印时的印量达到二十五册,且出版后不到一年即销售一空。这里为什么要举出这两部影响深入人心的词学研究的重要著作说事,我想正是因为唐圭璋、邓广铭等前辈学者的成果后人难于甚至是无可超越,而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行”“笺证鉴赏并企图有所新意和发展,是需要何等的胆量和气魄。

辛弃疾,八九百年前在铅山曾经寄寓着的这么一个人,对铅山文化的贡献可谓巨大。然没有人把辛弃疾的那么多的词章列入铅山地域文化研究中。江西铅山鹅湖书院原馆长王立斌就开了这个先河。王立斌不仅仅是因为有相应的唐宋诗词功夫的修养,也因为他有在文物考古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X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