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思索

2022-08-11 03:28: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中学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思索》,欢迎阅读!
思索,一体化,团队,中学,建设
对中学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思索

“以团带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职责,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共青团员与少先队员年龄接近并相对成熟,能更好地按少年儿童的特点开展工作同时团在带队过程中自身又能得到实践与锻炼。少先队事业还是整个党、团事业的源头,共青团带领好少先队,少先队事业就能蓬勃发展,共青团事业才能基础牢固,才能使党的事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初中小学高中的转折点,是由一个单纯的少先队组织向一个单纯的共青团组织过渡转变的过程,也是少先队员积极向共青团组织靠拢,并加入团组织的一个重要转折过程。由于初中组织所具有的这种复杂性和特殊性,即团队共处的这种特殊环境,因此如何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各自的优势,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全面推动团队工作一体化,成了目前我市各初中关注的问题。目前全市中学团队组织的现状: 少先队员从小学升入初中以后,团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占有重要位置,团员的意识教育团员先进性的教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而少先队组织建设相比较则显得黯然失色。少先队员的队意识也变得模糊,学校整个团队教育的天平开始倾斜,团的教育侧重、而队的教育上倾,团队教育失衡了,主要表现在: 一、共青团和少先队的组织建设明显失衡,团建重于队建。 1、组织设置、人员配备的差异性。

中学往往都成立了团委(或团总支),配备了团委书记、副书记,以及团组织班子成员若干名,组织健全,人员到位,且团干部素质较高,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团的各项活动开展的井然有序。而部分学校,特别是乡镇初中还没有成立少先队大队部,没有明确和固定的大队辅导员,组织机构不健全,队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2制度制定、活动开展的差异性。

中学团组织往往根据围绕全局工作教学工作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终有总结定期开展各类团的活动,活动有记录,台帐资料齐全。而有些中学少先队组织往往没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工作思路不清晰,总是想到什么就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目的不明确,不按队章的有关规定开展各项工作,活动也是没有计划,不定期开展。 3、领导重视程度、资金投入的差异性很大。

部分学校领导缺乏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意识,只注重于团的建设,忽略少先队的建设,为团建重于队建,有的甚至于根本不知道初中还需要加强队的建设。正由于重视程度的不同,对于团队活动资金投入的比重也差异很大,规范一点的学校划拨了专门的团队资金,规范的则往往从其他活动经费中支出,经费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导致活动不能正常开展。 二、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相互协作性不够强。 按照有关规定,中学团委副书记中有一名副书记一般兼任该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中学的少先队辅导员也担任团委副书记。这样的规定就是体现了团队一体化,以团带队的根本宗旨。作为一所学校,该校的各项活动都应该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围绕学校的教学计划开展。也就是说共青团和少先队都得围绕学校中心开展各类活动,要将团队的各项活动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为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好服务工作所以团队的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部分中学的共青团工作和少先队工作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两者之间很少联系甚至没有联系。团开展自己的团活动,少先队开展自己的队活动,两者互不干扰,互不通气,各管各的。由此不仅造成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无法推进团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团员和队员的意识差异很大。


队员从小学升入初中以后,有的学校就没有强调队员一定要带红领巾,队员也不愿意戴红领巾,这使队员的队意识逐渐淡薄,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也逐渐淡化,失去了少先队作为团的预备队的重要意义。而中学生能作为一批先进学生代表加入共青团组织是很神圣、很光荣的事,戴上团徽,学生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他们将会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保持这种先进性,什么都得走在别人前面。正是这种团的渲染性推动了团员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新的成绩。两者意识的差异造成了学习和活动积极性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先进的同学更先进,后的同学更加止步不前的情况。 对建设中学团队一体化的几点看法:

一、领导重视,健全团队组织,配齐班子人员,创建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平台。

1、引起领导的重视,增强团队一体化建设的意识。我们认为要加强与教育局的联系,召开全市性的中学团队一体化工作会议,邀请初中校长、分管团队工作的领导、中学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以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引起学校领导和广大团队干部的重视。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团队一体化的号召力。要求健全团队组织在坚持“民主选举,集中领导”的原则和“以团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团建”的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支务实求真、开拓创新的“初中队一体化”领导班子。

3、加强培训交流工作,深化团队一体化的认识。组织全市初中的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业务交流培训,通过学习日、培训班、交流观摩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大、中队辅导员培训,让他们深刻理解团队一体化对于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团队工作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团队干部的培养,使之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能力、养成了勤奋工作、务实求真、开拓创新、严于律己、率先示范的工作作风,形成素质好、作风正、观念新、能力强、效率高的强有力的团队领导班子,从而提高初中团队一体化组织的号召力。

二、主题活动开展好,提高初中团队一体化的凝聚力。活动开展是学校团队组织的凝聚力所在。要组织广泛开展适时新颖、丰富多样,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满足青少年需要的“文明成才”活动,提高初中团队一体化的凝聚力,达到团队共兴的目的。可以利用团队纪念日、清明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开展纪念团队组织成立学习座谈会、演讲赛、看望慰问老团干等活动,理论到实践,身体力行加强团队意识教育同时各校也可以结合全校中心工作或阶段性工作重点,通过举行班队会(课)、校园文化艺术节、讨论会等活动,使团队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三、团队队伍建设好,提高初中团队一体化的战斗力。初中团队一体化实践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寻找一种新的初中学生组织形式、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初中团队员队伍。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一支数量大、质量精、作用强、素质高的初中团队员队伍是我们初中团队一体化实践研究课题的中心任务,也是增强提高团队员队伍战斗力的核心所在。 1、通过高素质的团员队伍和团队干部,实施以团带队,以团带班的“一帮一”活动。入团的目的不仅是要促进中学团员的思想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带动一大批的要求积极上进的学生也加入团组织。因此积极调动广大团员学生的积极性,让中高年级的团员(或班级)与初一的学生(或班级)结对,开展"一帮一"互助活动,通过学法指导、经验交流等,帮助初一学生适应由小学升入初中的环境,调动他们向团组织靠拢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团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引导帮助教育广大少先队员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通过开办“中学生团校”,开展青少年“文明成才”系列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的队意识教育初中有些队员随年龄增长不愿佩戴只有小孩子才愿意戴的红领巾,这在全国各地都带有普遍性。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初中实行团队组织并存,少先队员佩徽章,继续参加少先队活动。同时,完善并充分发挥中学生团校的作用,对队员进行团的基本知识培训,并从中推荐优秀队员入团,团队员仍保留队籍,留队带队,充当团代表的角色,体现以团带队的组织传统。通过中学生团校和采取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帮助教育团队员成长、成才,


提高青少年素质。

四、活动阵地管理好,提高初中团队一体化的生命力。

活动开展是团队组织凝聚力的所在,而活动阵地选好、建好、管好、用好是活动开展的有效保障,是团队组织生命力的象征。活动阵地可以选择校内也可以为校外,校内包括班级、学校的整个校园、家庭阵地以及社会这个大环境。当然不是所有的环境都可以作为活动阵地的,我们要选择那些对学生思想教育有帮助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如良好的家庭环境、青少年宫、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同时要加强对活动阵地的管理,有选择的定期的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五、课题研究效果好,提高初中团队一体化的实效性。

由于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是近年来加强团队建设的一项新研究的重要内容。各校都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因此加强团队一体化的研究探索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求各校选好研究课题,针对团队一体化花大力气、下足功夫开展调研,将团队一体化工作做好。 当前仍待解决的问题:

初中团队一体化建设当前仍是各校继续探索研究的新问题,如何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优势,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这仍是需要探讨的。目前,我市团队工作仍面临着领导不够重视、活动载体缺乏、活动经验不足、活动效果不佳的情况,因此加强团队一体化工仍是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的问题。“团队一体化”是个系统工程初中团队一体化必须做到全员全程一体化。必须坚持以“队为主体,团为核心”的原则,建立丰富多彩的团队一体联合活动的形式。团队一体化建设是巩固中学少先队组织、强化中学少先队员意识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中学共青团建设,推进少先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n5m.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