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制度强化责任推进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2022-12-27 01:0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健全制度强化责任推进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欢迎阅读!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健全,强化,推进
完善制度,强化责任,推进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是深化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确保公路运输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如果安全工作搞不好,道路运输事故频发,发展就无从谈起。近几年,我省按照交通部确定"严把三个关口,搞好客运站场监督"工作要求,历经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建立机构、明确责任,健全制度、夯实基础,强化管理防控事故四个阶段,大力推进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监管体

系、培训体系、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了运管机构的安全监管水平。

一、突出重点,完善三大网络

2003年以前,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在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中,往往由客、货、修等业务部门分口管理,责权利不明确,职责不清,管理度弱。2003年以后,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以建立道路运输安全防控体系为重点,在省交通厅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三个网络。一是打破分口管理的弊端,建立和完善监管网络。到2004年底我省14个市、65各县交通管理机构先后成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专门部门,负责安全监督工作,形成了省市县上下一致、相互贯通的三级管理网络,为全面有效地履行监管责任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打破随机性管理的弊端,建立和完善制度网络。关口前移重要的是强化预防,通过加强安全防范,做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为此,根据交通部的工作要求,我们坚持从整章建制入手,规范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安全预防、检查考评、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健全了安全管理的各项统计报表、基础记录,制定了《道路运输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道路运输系统安全生产险情及事故紧急报告暂行办法》、《道路运输安全检查暂行办法》、《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道路运政人员驻站(公路客运站)管理暂行规定》等安全管理制度,对运输企业经营道路运输的必备条件和安全生产标准进行了分解、细化。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省道路运输业安全管理手册》,系统收集了国家、省安全管理的法规,为运管机构、运输企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了参


照模式,基本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全面的、科学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度体系。三是打破有职无责的弊端,建立和完善责任网络。通过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职责履行与奖惩的关系,明确职责效绩与工作是否称职的关系,实现了由被动负责向主动负责的转变、由事后负责向全过程负责的转变、由主要领导个人负责向逐级负责的转变、由僵化负责向创造性负责的转变、由盲目负责向科学负责的转变、由规范负责向依法负责的转变和由对自身负责向全局负责的转变,逐步建立起"有隐患及时发现,有部门具体负责,按职责落实整改,有责任严肃追究"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综合防治体系。重特大安全事故中失职、失察责任明显减少。

二、强化管理,构筑四道防线

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必须针对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在市场准入、车辆技术、从业人员等方面构筑四道防线。 (一)构筑市场准入防线。在市场准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把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交通事故有责率、伤人率作为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的必要条件,作为客运班线许可的主要依据,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运输企业,在降低资质的基础上,不予新的行政许可。由于牢牢把住了这一关口,运输企业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的主体地位,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了安全基工作,促进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

(二)构筑车辆技术保障防线。在车辆技术管理上,我们重点是组织实施了以提高车辆技术状况为中心,以强制维护、以质量检验和应急救援为重点的车辆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从为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确保营运车辆运营安全的高度,连续多年组织实施车辆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并收到明显效果。目前全省已经建成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64户,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确定二级维护厂320户,机动车维修企业发展到6000余户,建成哈尔滨、七台河、大兴安岭三个区域性救援中心,为保持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证运输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企业和经营者购置技术先进、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Le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