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说课如何克服敌对心理知识与技能目标》,欢迎阅读!

中小学心理健康说课如何克服敌对心理知识与技能目
标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与周围的人常常格格不入、关系紧张。人家说一,他偏说二,在人际关系上总是别别扭扭、疙疙瘩瘩。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敌对心态。敌对是指与他人心理不相容而敌视、对抗他人的消极心态。其目的在于在心理上给他人造成有害结果,使对方蒙受痛苦和不快。这是一种心理缺陷。
这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与个人的性格有关,与成长过程中不和谐的家庭或社会人际关系有关,也与我们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有关。
敌对情绪或心态常常在以下两种情形中发生:一种是客观情景。当感觉自己受到他人轻视、指责和伤害时,有敌对心态的人常常表现为怒目相对、冷漠仇视。不管这种“轻视”、“指责”、“伤害”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是确实存在,还是自己主观上的错觉,反正对一切于己“不利”言谈举止的他人都充满敌意。另一种是主观情景。凡自己主观上看不顺眼、不满、厌恶的人,常常表现为对他们冷眼相对、动辄非难。尽管他们没有触犯自己,但只要这种偏见诱发出敌视情感,就会随时随地在表情和行为上表现出这种敌对心态。无论敌对心理由以上哪种情况引起,都是攻击行为的潜在状态。
一旦敌对心态迅速膨胀,超过了忍耐的限度,就会演变为挑衅、报复、破坏等攻击性行为。 具有敌对心态的人,在相安无事、诸事顺利和心情愉快的时候表现如常人,而一旦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或
处于情绪低落时,其敌对心态就会发作。
敌对与攻击不同。攻击是指对他人的有意侵犯和破坏行为,其程度有轻有重,从语言上的谩骂到行动上的暴力,都属于攻击的范畴。当然攻击有时也可以是间接的,因慑于攻击对象的权势或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直接攻击,于是就把攻击方向转向不相干的其他人或事物,即把愤怒情绪通过谩骂、暴力发泄到其他人身上,或通过捣毁、破坏发泄到其他事物上;而敌对则只是一种敌视、对抗的情绪状态,仅处于攻击行为的潜在状态,即一般仅限于攻击欲望而没有转化为攻击行为。尽管敌对有时也有非难举动,但非难只是设置障碍,与攻击的进攻性、侵犯性不完全相同。
敌对情绪是一种不健康、不和谐的心态,它首先有害于自己身心。人在处于敌对状态时,负肾上腺素不断分泌,脸红心跳,使心脏负担加重,人的正常身体机能遭到破坏。敌对情绪还人为地制造了一种恶劣的环境。你对别人敌视,别人也会对你敌视。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人,必然度日如年。
我们应该看到,对人敌视也是一种心理疾病。我们不应该歧视这种人,或以为他们故意和自己过不去,而应该对他们更加宽容,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纠正自己的敌对心态。对有这种障碍的人来说,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矫正: 一是要消除偏见。
在人际交往中,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曲解他人的态度,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他人的言谈举止都有敌意,凡事要多从正面去理解,恶意伤害别人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即使是恶意伤害,只要心平气和地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m2Z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