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催眠疗法治疗一例社交恐惧症

2022-08-09 23:28: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运用催眠疗法治疗一例社交恐惧症》,欢迎阅读!
恐惧症,催眠,社交,疗法,运用
运用催眠疗法治疗一例社交恐惧症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 524000 一、催眠疗法概述

催眠疗法(Hypnotherapy)最早用于精神医学18世纪下半叶,奥地利的一位名为麦斯默的人使用麦斯默术治疗了一名患有癔病性盲目症状的患者,但他是用动物磁气说

Animal magnetism来解释催眠机理的。催眠一词最初是在1841年由英国外科大夫布雷德提出来的,他在《神经催眠学》一书中指出:催眠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类睡眠状态,催眠的关键是暗示,于是,他根据希腊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词把该技术称为“hypnosis”(催眠)。

催眠可以通过诱导技术使人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然后借助暗示性语言作用于受术者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从而产生治疗效果。催眠疗法已经作为一种科学的心理治疗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心理问题的治疗,尤其在焦虑症、恐惧症以及抑郁症的治疗上效果显著。 二、案例分析

1.个案基本情况。李晓红(化名),女,16周岁,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哥哥在上大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个性敏感、胆小。开学第一个月月考过后,听到坐在她后面的男生无缘无故地骂:看看她的头发多脏,应该有一个月没洗了吧?真是臭死了,好恶心啊!恶心的……”听到那个男生跟他的同桌这样讨论自己,她又难过又气愤,但还是忍着没有吭声。但是,从此以后她就特别讨厌这个男生,并且很担心他会在其他同学面前说自己的坏话,见到这个男生就会感觉浑身不舒服,尤其是看到那个男同学跟其他同学偷偷说话时,就感觉是在说自己,感到焦虑、紧张。尽管后来调换了座位,只要听到他说话的声音就会感到莫名的紧张,当他从身边经过时,会感到心跳加速,甚至有种窒息的感觉,为此无法正常学习、上课。根据班主任的反映,该男生确实骂过她头发脏之类的话,但是,后来经过班主任的批评教育就没有再骂过她了(有时候这位男同学会对一些人和事发牢骚,但没有再无礼地骂过她),班主任也曾跟李晓红澄清过他有时候表现出的不满或者厌烦并不是针对你的,但是,她仍然感觉是在骂自己,明知这种想法没必要,却无法控制自己,为此痛苦无法自拔。

2.评估和分析。根据来访者的情况,我给她做了SCL90SAS以及SDS心理测试,结果显示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明显高于常模,且伴有轻度抑郁和中度焦虑。综合来访者的自述、班主任的反映以及症状持续的时间(半年以上),我判断该学生患了社交恐惧症。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我发现该学生的心理问题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1根据来访者的反映,她从小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很容易把别人的评价进行自我代入尤其是那些负面的评价。由此可知,来访者敏感多疑的人格特点是造成她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2)缺乏自信。(3)童年创伤性经历。

根据以上分析,来访者的问题主要是由童年的创伤性经历及其人格特点造成,可使用催眠疗法进行治疗。通过催眠感受性测试,来访者感受性较好,经过沟通与协商来访者同意使用催眠疗法进行治疗。

3.咨询过程。(1)第一次咨询。进行摄入性会谈,搜集来访者的资料,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合作信任关系。了解来访者对催眠的错误认知,减轻其对催眠的害怕或顾虑,进行催眠感受性测试,确定合适的暗示方式并与来访者商定咨询目标和咨询次数。(2)第二次咨询。根据第一次咨询所确定的目标,本次咨询主要是通过年龄倒退法使来访者回到小学时期重新体验当时的恐怖情境,通过这样的体验使来访者对当时的情境进行更客观、更充分的认识。然后,通过暗示使来访者进一步放松,引导她大胆地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绪表达出来,并给她充分的鼓励与支持。(3)第三次咨询。本次的目标是通过催眠的方式,进行恐惧情境的想象脱敏。根据晓红列出的恐惧情境,我指导她进行了恐惧等级的建构。(4)第四至九次咨询。为巩固催眠效果,增强来访者对催眠的信任,每次咨询只做一个等级。在进行新的恐惧情境脱敏训练前,先与来访者讨论交流上一次的咨询作业情况,并做相应的指导。经过7次催眠状态下的系统脱敏,来访者反应坐在教室里基本不紧张了,看到对方走过来没有心跳加速、窒息的感觉了。(5)第十次咨询。由于晓红自我认同感不高、缺乏自信,本次咨询目标是帮其重新定位自我、建立自信心。

4.咨询效果评估。经过近三个月的催眠治疗,晓红可以正常上课了,并在随后的期中考


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班主任反映她变得主动了,上课能够主动发言,课下能够主动与其他同学互动,没有再听到她反映那位男同学给她造成困扰了;SAS以及SDS心理测试显示正常,SCL90测试显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均降至常模范围内。 三、个人体会

催眠疗法并不是每个来访者都适用,无法专注或者难以建立信任感的来访者不适合催眠,因此,在进行催眠之前务必要先与来访者针对是否使用催眠疗法进行商讨,以便了解并纠正其对催眠的错误认知,减轻其对催眠的害怕或顾虑。在确定使用催眠疗法之前,还要对来访者进行催眠感受性测试,感受性过低的来访者,催眠的难度较大,所以要慎用以免破坏咨访信任关系。总之,来访者对催眠师以及催眠本身的信心是催眠成功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樊小兰 周燕飞 聂雪晴 认知行为加催眠疗法治疗女性性交恐惧探索(附6报告[J].中国性科学2017,(12):122-123

[2]刘邦路 耿艳萌 薛继婷 催眠暗示训练对高中学习能力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713):342-343351

[3]孔伟 高中生人际交往心理咨询一例[J].校园心理,2019,(3):250-25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o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