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国际化目标的日语专业技能考核研究

2023-03-10 11: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课程国际化目标的日语专业技能考核研究》,欢迎阅读!
日语专业,国际化,考核,基于,技能
基于课程国际化目标的日语专业技能考核研究

作者:张赫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11



张赫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为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课程进行了诸多改革。如何考察学生语言能力、知识结构国际化的程度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需要进行基于课程国际化目标的专业技能考核。本文提出了该专业技能考核的三个基本原则,同时对基本的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际化;日语;专业技能;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1006202

我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2001教育部发布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1](以下简称《大纲》)指出外语教学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课程的国际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日语专业课程国际化改革方面,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修刚教授认为,随着全国性教育指导政策的开始实施,中国高等学校日语专业的教学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但是在教学改革方面,加大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力度,加快中国特色日语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卞崇道教授则认为:“日语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及其应用能力,一定的贸易专业知识与中日文化素养、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的国际化日语高级应用型人才。”[3]同时,冷丽敏也论述了课程设置、评价方法改革的必要性。[4

虽然众多专家学者已经提出了国际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评价方式改革的必要性,但如何考核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尚未有行之有效的途径。国内日语专业对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专业技能的考察一直以各种形式进行,但突出体现并考核学生国际化能力的技能考核标准却少之又少。如何检验课程国际化的效果,需要制定一套以《大纲》为指导思想、突显国际化目标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该标准应该在量化评价学生“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同时,突出考察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包容性思维以及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一、专业技能考核的原则

专业技能考核是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制定一份基于课程国际化目标的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实践性原则。专业技能考核必须突出“技能”这一重点,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二)顺序性原则。专业技能考核必须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从简单到复杂,按照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顺序进行设计。(三)国际化原则。专业技能必须包含跨文化体验、感受和对话以及国家、民族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等国际视域中的必备因素,因此,专业技能考核的目标在评价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基础上,将突出体现对学生国际化视野、包容性思维、跨文化沟通等能力的考察。


专业技能的确立应该以专业知识为前提,而专业知识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量化的,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日本语言学、文学等。二是不可量化的,包括日语所承载的多元文化日本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以及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中日两国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意义及跨文化交际基本策略等。将不可量化的内容通过可量化的方式体现出来则需要在考核过程中采取“浸入式”的方法,即通过考核材料的运用,将国际化这一目标融入到语言能力之中,即在“听、说、读、写、译”每个模块中体现如下内容:1.在“听”的技能考核中考察学生对不同语境下话语不同含义的理解;2.在“说”的技能考核中考察学生跨国、跨文化的沟通技能;3.在“读”的技能考核中考察学生对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价值观的理解和包容;4.“写”的技能考核中考察学生对本专业国际发展趋势的了解与掌握、跨国文化沟通、国际研究等内容;5.在“译”的技能考核中通过综合性文章翻译考察学生对国际事务、区域文化等知识的涉猎程度。

二、专业技能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

根据《大纲》要求,一二年级教学目的是掌握日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学生的日社会文化知识,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译”日语语言知识与技能以及跨文化双语素养的全面发展。日语专业技能考核形式为包括“听、说、读、写、译”的模块化的分项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在国际化前提下的各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一)听力技能

听力技能最终要求学生能够听懂日本人以正常语速所做的一般性发言、演讲、谈话,并能复述核心内容。考核通过听写和综合复述两种方式进行。听写包括文章补全和段落听写,评价方式可按实际完成情况给分。综合归纳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音频材料进行归纳总结,根据完成内容的完整程度可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二)口语部分

口语能力最终要求学生能够用日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与日本人正常交谈。在经过较短时间的准备后,能用日语即席发言,并对国内国际热点问题进行描述。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正确选用不同的语言。口语能力的考核通过对话和主题演讲两种方式进行。对话旨在考察学生在生活情境下的口语表达能力,主题演讲旨在考察学生在正式情境下的口语能力。考核结果可按照主题是否明确、观点是否鲜明、发音是否标准、表达是否准确等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三)阅读技能

阅读能力最终要求学生能理解包含国际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内容在内的日语文章,能较好地归纳、概括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结构、语言技巧及文体修辞,在工具书的帮助下基本读懂古文、和歌、俳句等古典作品。

阅读技能的考核方式为阅读及读书报告。要求一二年级学生每学期阅读日语简易读物或浅显原著2~3本,完成读书报告;三四年级学生每周阅读日语网站中的国际新闻、社会文化新闻以及中等难度的日文原著,并完成相关的总结与评论。

(四)写作技能

写作能力最终要求学生能完成格式标准、用词正确、内容明晰的信函、报告等各种体裁的文章;能完成内容充实,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说明文、议论文以及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考


核包括对各种体裁文章格式规范的考察,但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题目或资料完成相关的文章。根据观点是否清楚、逻辑是否合理、格式是否准确、语法书写是否正确等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五)翻译技能

翻译考核包括笔译与口译。笔译能力最终要求学生能进行中日各类文章的互译。考核方式为句子和文章的日汉互译,要求学生运用翻译理论技巧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章的翻译,根据译文在语法形式、句子结构、篇章结构、惯用表达、修辞手段等方面的完成情况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口译能力最终要求学生可以进行无准备的生活翻译;经过准备后,能胜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中等难度的翻译。口译能力的考核要侧重考察学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口译能力,同时还应注意考察学生跨文化的理解力以及涉外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J.日语学习研究20085.

3]卞崇道.东亚哲学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冷丽敏.关于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理念的研究与探索——以《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教学大纲》为对象[J.日语学习研究20112.

5]周晓蕾.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研究进展[J.煤炭高等教育20109.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I3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