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管理与人性管理如何对接

2023-03-18 17:0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制度管理与人性管理如何对接》,欢迎阅读!
管理,对接,人性,制度,如何
制度管理与人性管理如何对接

经营管理 11-14 0010



制度管理与人性管理如何对接

校长之家



制度化与人性化各有侧重

制度管理的特性在于强调刚性的制度层面。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刚性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它主要体现在量化的管理规章制度上。各种规章制度一旦制订出来,就是硬梆梆的条条框框。所谓“管理规范规范促质量”的口号,就是强调制度管理

人性化管理强调的是被管理的对象,致力于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是一种软性的管理。在一些学校的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量化,实际上许多事物是无法用量来计算的。在办学过程中,人是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人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对人的管理不能简单、机械,要给予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道德是依靠人的信念、依托人的自主性来维护道德的行为。作为学校中的“人”,其道德和良心是尤为重要的,这就是人性化管理的层面。

制度管人,人不犯规矩;以人文管人,人不害羞耻。这就是所谓的“道之以德,齐之以乱,有耻且格”。因此,制度化与人性化尤如法律与道德,是刚性与柔性的关系。刚柔相济是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辅相成

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制度的落实和执行,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人是管理的根本。我们不仅需要每个人遵守管理制度,更需要每一个人自发地工作,始终维护学校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法治化管理的同时,需要融入人性化,在制订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教师的合理需要,使学校发展的需要与教师发展的需要相统一,从而使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达到和谐统一。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严格地按照制度办事,在制度前人人平等。如果我们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考虑某一个人的特殊需要,给予特殊照顾,其危害极大:首先,影响当事人的形象,不利于当事人的发展;其次,损害了群体的利益和集体的形象,阻碍了集体的发展,使得制度不再权威。


因此,制度化和人文化缺一不可,没有制度,学校将失去存在的基石,而没有人性化管理,学校将失去未来的发展。 学校管理需要刚柔相济

制度是用来指导和约束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行为,用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规则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制度起着关键的保证作用。制度管理是完成组织目标的基本保证。制度管理,作为一种规范人的行为的方法,具有刚性原则。在当今这个重视创新的社会里,有人认为,制度化管理等于束缚,制度管理就意味着落后。笔者认为这不尽妥当,没有制度化管理,一切管理都将成无根之树。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满足需要,追求和谐。人性化管理感情、重“亲情”,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可以凝聚人心。当然,只讲感情并无限地宽容,就会导致惰性的滋生、心理需求的膨胀和责任心的减弱,这不是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本意。因此,当人们为人性化管理叫好时,不应该淡化制度化管理,尤其是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若丢弃了制度管理工作就无法正常运。因此,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如何相互结合的问题。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正像科学人文的关系一样“本是同根生”,在实践中可以共生互动、互补互通:制度管理中,应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在人性化管理中,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为此,学校可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考核奖惩制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追求为导向,设立教职工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并向第一线的教师倾建立全员评价干部的考评机制和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竞争上岗等管理。这些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使学校工作严而有序、高效运行,还可以极大调动大批肯干、能干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都有美的丰富内涵:制度管理科学规范,师生共同遵守,是一种有序之美;人性化管理,理解人、关心人,是一种和谐之美。依法治校的制度管理和以德治校的人性化管理刚柔相济、情理交融、相辅相成,可以提升学校管理的层次和境界,升华学校管理的内涵。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制度约束,就像一座天平上的两个托盘,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把它们放在一个平稳的尺度与水平上去衡量,而不要厚此薄彼。校长应在健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提倡人性化管理,这两个管理方式并不矛盾。只有刚柔相济地管理学校,校长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提高管理的效能,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H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