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漫谈人情与管理-管理资料》,欢迎阅读!
漫谈人情与管理-管理资料
人情即人心,
人皆喜得厌失。人情就是一封红包、一盒礼品、一次相助、一席酒筵,乐施者得人心。
人皆敏于自尊。人情就是给人尊重、予人赞美、待人礼敬、留人情面,明礼者得人心。
人皆感于温情。人情就是礼尚往来互相欠着、两肋插刀互相靠着、称兄道弟互相叫着、给足面子互相架着。广结缘者得人心。
善解人情,就是善察人心,就是善于换位思考,就是善于体察并满足他人需要。
在管理实践中,常常发生制度与人情的冲突。能否“摆平”制度与人情的关系,最能体现干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人情是制度的填充剂
在化学上,含适量碳(0.03%—2%)的铁的合金叫钢。纯铁基本无应用价值,而钢却因含了适量的杂质变得刚柔相济、性能优良、用途广泛。
再精细的制度,总有未尽的疏漏,无形的人情却可如水漫气散无处不在;再科学的制度,总有不合时宜的时候,绵延的人情却总能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再严格的制度,总有与与冷酷无私伴生的脆性与寒性,温馨的人情却拥有无比的柔韧与温热。
制度是铁,人情是碳。现实管理中,赋予刚性制度以温和的人情味,常可起到化对立为团结、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化冷峻为温和的神奇功效,
适时、适度、适当的人情可补充制度的不足,甚至可放大制度的力量。很多时候,很多场合,人情的力量远大于制度的权威,在拥有五千年“人情”文化史的中国,这一现象尤为常见。
有一则经典的小故事: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是长老用脊梁来承接他的。小和尚怆惶离去,以后的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从此对长老敬服得五体投地,再没有去翻过墙。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察,但生动传神的情节却让我们由衷感叹人情力量的巨大。
近些年非常流行的“人性管理”、“人文管理”等提法皆缘于此。任何制度,融入人情的养分才更有力量;任何干部,融入人性的光辉才更有魅力。稍有历练的领导干部都有相关经验,许多管理著作中也早有相关理论。人情是制度的腐蚀剂
同样以铁为例,当含碳过多(超过2%)时,就不是钢了,而变成了硬而脆的生铁,若含碳再多(超过4.3%),则其性能将更加糟糕,基本不再具有任何应用价值。
适度的人性化管理是以尊重人性、尊重人、培养人为导向的管理理念与方式。而泛化的人性化管理是以个人情感、私人关系为导向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其特点是以“情面”为主线,无视管理程序与规范,以感性挑战理性。
我们常讲“情、理、法”,“情”字在最前面,“法”字在最后面。把人情置于制度之上,人情决定事情,没有人情难办事,有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HS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