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

2022-10-25 13:09:4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级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欢迎阅读!
经济师,管理体制,中级,经济学,财政
1、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2、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3、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和技术原则。

4、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税种属性。 5、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

1)集权原则:收入份额较大的主体税种划归中央政府; 2)效率原则:流动性较强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3)恰当原则:调控能力较强的税种、体现国家主权的收入作为中央政府收入;

4)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对于收益与负担能够直接对应的收入一般作为地方政府收入。

6、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国际经验):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

7、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联邦制模式和单一制模式。 8、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中央收入: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各银行总行、各保险公司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证券交易印花税,车辆购置税,出口退税,船舶吨税等。收入周期性波动大,再分配,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大,易转嫁。 2)地方收入: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属于中央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部分),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3)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增值税(各50%),所得税(中央60%,地40%),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9、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10、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特点:完整性、对称性、科学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法制性。

11、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分类:

1)一般转移支付: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奖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lEO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