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做一个有气场的教师》,欢迎阅读!

做一个有“气”场的教师——聆听全国苏派名师
周卫东的学术报告
周卫东校长是从我们东台实小走出的一位名师。现在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任党支部书记。
2004年,我调入东台实小的时候,周卫东任我校副校长。周校长教数学,但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斐然的文采。记得有一次开会,周校长在结束讲话时引用了卞之琳的一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我一下子在心底认定这是一位了不得的校长。果然,慢慢地,了解到周校长不仅教学一流,他更是一位科研型、学术型的教师,年纪轻轻就被评为“特级教师”。他的思想永远走在人们的前面,他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省“教海探航"一等奖.(“教海探航"是我省含金量最高的论文评比。)2007年,周校长调入附小任校长.两年后,就听说周校长被南师附小聘为副校长。
时隔八年,周校长受我校金校长邀请,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会.题目是:《做一个有“气"场的教师-—兼谈教师的专业话化发展》.围绕“气”字,周校长着重谈了四“气”,即正气、才气、底气、静气。报告中,周校长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既有生动鲜活的案例,又有独具见解的分析,使我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由得对自己的日常教学产生了反思。现在把周校长的报告精神做一个记录,留着以后慢慢学习、消化。 一、“气”场中有正气。
于教师而言,这里所说的“正气”更多地与“价值观”与教师的育人意识发生着关联。
他说,现在对于培养学生宗旨的阐述变化最大的一个提法是“素质教育”变成了“素养教育”。一字之差,但含义截然不同,专家认为素质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不容易被转化;而素养是可培养、可教化的。并提出一个非常前卫的公式:核心素养=(知识+技能)*态度,如果态度是正数,那么素养表现出的就是正能量;如果态度是负数,那么素养体现的必然是负能量。
他列举了课堂上见到的一个实例,一位低年级的数学老师在教孩子认识图形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孩子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熟悉的图形。在很多孩
子围出了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之后,一个孩子举起手,告诉老师他围出了一个圆形。老师很诧异,连忙到孩子的座位去看,她看到了什么呢,周校长给我们呈现了他当时拍的照片,孩子就把橡皮筋摆在钉子板上,的确是个圆,但没有用到钉子。教师很生气地说:“你这哪里是用钉子板围的?”然后转身而去,留下了不知所措的孩子。【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课堂上并不鲜见,教师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而是武断地否定孩子的做法,造成的往往如事例中所述的那位孩子,课堂后来的几分钟一直没有再听老师讲解.我们是否可以站在儿童的角度,先肯定他的奇思妙想,再指出他未曾注意的地方呢?】 二、“气"场中有才气。
教师的才气,浸染着强烈的教育气质和教育情怀. (一) 才气,意味着对教育对象有深刻研究。
我们只有真正地走进儿童,才能对他们有更全面的了解,更人性的关怀,更科学的眼光,更平和的心态.
(二) 才气,意味着对教育本质有深度的理解。 非理解的种种表现:
不了解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而硬把学生看作“白纸”; 不了解学生是否喜欢开展的活动而硬让学生成为“角色”; 不了解学生是否需要探究而硬给学生发下了“研究单"。
本可以用板书与动手演示就能轻松解决的问题偏偏使用多媒体教学,以示现代化手段;
本可以通过思维和想象就能清楚理解的教学内容偏偏使用操作或游戏,以示活动化过程;
本可以从知识内部就能自然延伸的偏偏还要回到生活,以示生活化情境; 本可以用语言、眼神或手势就能激励学生的地方偏偏还要使用纸质或物质奖励,以示过程性评价……
【有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一切从孩子的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必需的一点都不能少,没用的一点都不要多,我们的教学需要洗去一些无用的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oY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