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森林里的时钟》大班绘本故事活动反思》,欢迎阅读!
![林里,大班,时钟,反思,故事](/static/wddqxz/img/rand/big_92.jpg)
《森林里的时钟》大班绘本故事活动反思
“森林里的时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书,它将时针和分针的转动关系,不守时带来的麻烦等问题融进了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有别于常规的时钟教学:即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会拨整点和半点。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故事情节中进一步理解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知道了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第二教时的活动中,我引导孩子们边看边讲,或讲讲画面内容,如:钟面上有什么?几个数字?它们是怎么排列的?指针有什么不一样?充分调动孩子的观察积极性,帮助他们深入了解钟面的构成;或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如:彼得去玩会发生什么事?结果怎样?让孩子大胆想像,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对绘本故事的兴趣。在诙谐幽默的故事中,孩子们认识到彼得因不守时而带来的麻烦,知道守时的重要性。在操作活动中,需要把一日活动的时间在钟面上画出来,由于孩子们对于几点钟干什么事情不太清楚,因此我引导他们借助点子的提示画出正确的时间,孩子们对整个活动比较感兴趣,目标能够达成。 活动中值得商榷的地方:
1.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走了几圈。如:6点到12点,长针走了5圈,短针走了5格,但是由于画面上有6个钟面,孩子们就认为是6圈。建议提供一个可以拨动的时钟,老师拨钟,孩子来数,这样更加直观。
第 1 页 共 2 页
2.有些问题可以更细化,便于孩子思考和回答。如:如果没有时间会怎样?孩子们讲了爸爸妈妈不能下班,幼儿园不能放学等,答案都比较集中,不够开放。建议问题可以再具体些,如:公共汽车驾驶员会怎样?食堂里的炊事员叔叔怎么办?商店工人不知道时间会怎样?……这样的提问相信孩子们会更积极地思考,答案也会更开放。 3.故事中的人名:彼得和汉克以及指针的名字:时针和分针,长针和短针有些混肴,建议不要经常变换,统一起来。
第 2 页 共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M1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