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准备? 》,欢迎阅读!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准备?
很多家长觉得幼小衔接就是做知识的衔接铺垫,会在假期集中给孩子补习数学,语文,拼音等。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准备?今日作者为大家分享了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准备须知,欢迎大家关注。
一、为什么要做幼小衔接?
您必须了解的幼儿园与小学的几点不同之处: 1、作息时间不同:
幼儿园:早8点到园,陆续吃早餐;9点上课,中午12点至14:30午睡
小学:早8点开始上课,意味着需更早起床,吃早餐;中午无睡眠条件,扒着休息,并靠自觉。
提醒:如何保证孩子10小时科学睡眠时间? 2、生活环境不同:
幼儿园:室内外游乐设施及玩具较多,室内环境创设丰富。 小学:环境单一,无游乐设施,只有体育器械。 提醒:如何提前让孩子正确面对和适应? 3、师生关系不同:
幼儿园:一个班级30孩子,两教一保,老师对孩子关注多照顾周到。
小学:一个班级40-50孩子不等,一个班主任,班主任工作重点多是对孩子学业关注,对孩子个体关注不再像幼儿园教师那么面面俱到。
提醒:需要孩子有足够抢的适应力和自理能力. 4、常规习惯不同:
幼儿园:一节课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
小学:一节课45分钟。
提醒:需要孩子有足够长的专注时间,坐得住。 5、教学方法不同:
幼儿园:游戏为主,玩中学,学中玩
小学:以讲授,提问,作业,考试几种形式为主 提醒:孩子的专注力和抗压能力至关重要。 二、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小衔接?
据调查显示:50%~60%的孩子在刚刚进入小学后,不能立即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也就是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存在不适应,例如:学习环境、作息时间、被动学习、人际关系、集体意识、教师授课方式等等。此类现象如不能及时解决,持续下去会衍生到心理上产生紧张、退缩、厌学、孤僻、焦虑或羡妒及攻击性行为等偏差。 由此可见,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实质性衔接并不是单纯知识的衔接!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从离开幼儿园,到走进学校做一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只有两个月时间的差别,但是,却从心理和生理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幼小衔接,外行者看起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实质上,业内教育专家呼吁,家长应清楚的知道,整个幼儿园阶段的三年时间,方方面面都是在做幼小衔接! 三、应该怎样进行幼小衔接? (一)习惯培养是幼小衔接重点
1、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睡眠) 2、—自主进水、自主如厕的习惯—(自理) 3、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姿势) 4、训练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听的效率) 5、—建立正确的考试意识和习惯(认真不马虎) 6、养成积极高效完成作业的习惯(定时定量不拖拉) 7、自主整理书包、管理自己文具及物品的习惯(收纳) 8、—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知识储备) 9、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自我保护) (二)能力提升是未来优秀的前提
专注能力:多做“抛——接”动作,孩子更专注。
当今80%的存在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视觉,听觉与体觉的协调性。经过试验发现,专注力不够的孩子,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k4pG.html